青出于藍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青:靛春;藍:蓼藍;一種含有靛青素的草。靛青從蓼藍草中煉出來;但顏色比蓼藍更深。比喻學生勝過老師。
出處先秦 荀況《荀子 勸學》:“青,取之于藍而青于藍;冰,水為之而寒于水。”
例子愈變愈妙,可謂青出于藍矣。(清 平步清《霞外捃屑》卷六)
基礎信息
拼音qīng chū yú lán
注音ㄑ一ㄥ ㄔㄨ ㄩˊ ㄌㄢˊ
繁體青出于藍
正音“出”,不能讀作“cū”。
感情青出于藍是褒義詞。
用法主謂式;作謂語;含褒義。
辨形“藍”,不能寫作“蘭”。
辨析青出于藍和“后來居上”都有“后來的勝過先前的”之意;但青出于藍只限于用人或作品;而“后來居上”可能泛指一切現象和事物。
近義詞后來居上
反義詞每況愈下
英語pupil exceis teacher
俄語Ученик превосходит своего учителя.
日語青(あお)は藍(あい)より出(い)づ
德語der Schüler übertrifft seinen Lehrer(die jüngere Generation überragt die ǎltere Generation)
法語élève qui surpasse son maǐtre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空空蕩蕩(意思解釋)
- 婦人醇酒(意思解釋)
- 體恤入微(意思解釋)
- 四書五經(意思解釋)
- 謙受益,滿招損(意思解釋)
- 鴻儒碩學(意思解釋)
- 弟子孩兒(意思解釋)
- 水中撈月(意思解釋)
- 戰天斗地(意思解釋)
- 嘰嘰喳喳(意思解釋)
- 理直氣壯(意思解釋)
- 縱橫天下(意思解釋)
- 時不我待(意思解釋)
- 似是而非(意思解釋)
- 勤學苦練(意思解釋)
- 地丑德齊(意思解釋)
- 白云蒼狗(意思解釋)
- 平生莫做虧心事,半夜敲門不吃驚(意思解釋)
- 人盡其才(意思解釋)
- 舉目無親(意思解釋)
- 無所用心(意思解釋)
- 妨功害能(意思解釋)
- 母夜叉(意思解釋)
- 亂作一團(意思解釋)
- 如入鮑魚之肆,久而不聞其臭(意思解釋)
- 一棍子打死(意思解釋)
- 秀才不出門,全知天下事(意思解釋)
-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(意思解釋)
※ 青出于藍的意思解釋、青出于藍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| 成語 | 解釋 |
|---|---|
| 照單全收 | 指按照禮單的數目全部接受。 |
| 空空蕩蕩 | 形容冷冷清清,空無所有的情景或指心里沒著落的感覺。 |
| 翩翩起舞 | 輕捷飄逸地跳起舞來。 |
| 著手回春 | 指詩歌格調自然清新。也比喻醫術高明。 |
| 普天同慶 | 普:普遍;天:天下;慶:慶賀。普天下共同慶祝。 |
| 志滿意得 | 志向實現,心滿意足。 |
| 眾喣山動 | 眾人吹氣,可以移山。比喻人多力量大。同“眾喣漂山”。 |
| 謙受益,滿招損 | 謙:謙遜,虛心;受:得到;益:好處;滿:自滿,驕傲;招:招惹;損:損害。自滿會招致損失,謙虛可以得到好處。 |
| 百戰百勝 | 打一百次仗;勝一百次。形容善于作戰;所向無敵。 |
| 一文不名 | 一文錢都沒有(名:占有)。形容非常貧困。 |
| 空口無憑 | 憑:憑證。只是嘴說;沒有憑證。指不足為據。 |
| 知其不可而為之 | 明知做不到卻偏要去做。表示意志堅決。有時也表示倔強固執。 |
| 水中撈月 | 到水中去撈月亮。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;只能白費力氣。 |
| 峨峨洋洋 | 本用以形容音樂高亢奔放。后亦用以形容歡樂之態。語本《列子·湯問》:“伯牙善鼓琴,鍾子期善聽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鍾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。’志在流水,鍾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。’” |
| 春光明媚 | 明媚:鮮艷可愛;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。 |
| 意興索然 | 索然:全無,空盡。興致全無。形容一點興致也沒有。亦作“興致索然”。 |
| 叫苦連天 | 一聲接一聲地訴苦。 |
| 立地書櫥 | 比喻人讀書多,學識文博。 |
| 受益匪淺 | 匪:通“非”。得到的好處很多。 |
| 清風勁節 | 喻人品純潔,節操堅貞。 |
| 滿面春風 | 春風:春天溫暖的風。本指春風拂面;溫暖宜人。現指心情喜悅;滿臉笑容。也用以形容和藹熱情的面容。 |
| 驕傲自滿 | 自高自大;滿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績。 |
| 脫口而出 | 指話語未經思索;隨口而言。脫口:不加思索地開口說。 |
| 赤膽忠心 | 赤:赤誠、真誠;忠:忠誠。形容很忠誠;有時也指非常真誠的心。也作“忠心赤膽”。 |
| 止戈興仁 | 止:停止。仁:仁政。停止戰爭,施行仁政。 |
| 走過場 | 形容辦事只在形式上過一下,卻不實干。 |
| 識時務者為俊杰 | 意思是能認清時代潮流的,是聰明能干的人。認清時代潮流勢,才能成為出色的人物。 |
| 表面文章 | 比喻浮夸或不切實際,敷衍塞責的做法。 |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