章甫薦履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冠被墊在鞋子下。比喻上下顛倒。
出處《文選 賈誼<吊屈原文>》:“章甫薦履,漸不可久兮。”
例子《南史·劉虬傳》:“是以握瑜懷玉之士,瞻鄭邦而知退,章甫薦履之人,望閩鄉(xiāng)而嘆息。”
基礎(chǔ)信息
拼音zhāng fǔ jiàn lǚ
注音ㄓㄤ ㄈㄨˇ ㄐ一ㄢˋ ㄌㄩˇ
繁體章甫薦履
感情章甫薦履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痛不欲生(意思解釋)
- 使心用腹(意思解釋)
- 用智鋪謀(意思解釋)
- 離經(jīng)辨志(意思解釋)
- 囊螢映雪(意思解釋)
- 一視同仁(意思解釋)
- 裾馬襟牛(意思解釋)
- 己之所不安,勿施于人(意思解釋)
- 苦思冥想(意思解釋)
- 臨危受命(意思解釋)
- 土木形骸(意思解釋)
-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(意思解釋)
- 安步當(dāng)車(意思解釋)
- 赴湯蹈火(意思解釋)
- 十惡不赦(意思解釋)
- 三十三天(意思解釋)
- 生拉硬扯(意思解釋)
- 動魄驚心(意思解釋)
- 當(dāng)一天和尚撞一天鐘(意思解釋)
- 刻不容緩(意思解釋)
- 牛郎織女(意思解釋)
- 安閑自得(意思解釋)
- 兵戎相見(意思解釋)
- 法不阿貴(意思解釋)
- 綿里藏針(意思解釋)
- 顧景慚形(意思解釋)
- 匪夷所思(意思解釋)
- 不寧唯是(意思解釋)
※ 章甫薦履的意思解釋、章甫薦履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(wǎng)提供。
相關(guān)成語
| 成語 | 解釋 |
|---|---|
| 支支吾吾 | 亦作“支支梧梧”。謂說話吞吞吐吐,含混躲閃。 |
| 千金之裘,非一狐之腋 | 價(jià)值千金的皮衣,決非一只狐貍的腋皮所能做成。比喻積小才能成大,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。 |
| 頤指氣使 | 頤:腮幫子;指:指揮;氣:神氣;使:指使。用腮幫子來指揮人;用神氣來支使人。 |
| 長江后浪推前浪 | 比喻事物的不斷前進(jìn)。多指新人新事代替舊人舊事。 |
| 難以置信 | 不容易相信。 |
| 二八佳人 | 二八:指十六歲:佳人:美女。十五六歲的美女。 |
| 寧為雞口,毋為牛后 | 比喻寧居小者之首,不為大者之后。同“寧為雞口,無為牛后”。 |
| 照葫蘆畫瓢 | 比喻照著樣子模仿。 |
| 危急關(guān)頭 | 不可預(yù)見的緊急關(guān)頭或困境,要求立即采取行動以避免造成災(zāi)難。 |
| 親上成親 | 謂原是親戚,又再結(jié)姻親。 |
| 過而能改 | 有了錯(cuò)誤就能改正。 |
| 火燭銀花 | 猶火樹銀花。形容張燈結(jié)彩或大放焰火的燦爛夜景。 |
| 夷為平地 | 夷:拉平,鏟平。鏟平使成一塊平地。 |
| 狹路相逢 |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;沒有地方可讓。后多用來指仇人相見;彼此都不肯輕易放過。 |
| 穢德垢行 | 指自污濁其德行以避禍患。 |
| 牛刀小試 | 牛刀:宰牛的刀。用宰牛刀在小生物身上做試驗(yàn)。比喻有大本領(lǐng)而先在小事上略微施展一下。 |
| 汗馬功勞 | 汗馬:戰(zhàn)馬奔馳出汗。指將士立下戰(zhàn)功。后指對事業(yè)的辛勤貢獻(xiàn)。 |
| 氣味相投 | 氣味:意指思想或志趣;投:合得來。指人思想作風(fēng)相同;彼此很合得來。 |
| 苦口婆心 | 苦口:不厭其煩地反復(fù)勸說與開導(dǎo);婆心:老婆婆的心腸;指好意、善意。好心好意;不厭其煩地勸說或開導(dǎo)。形容耐心懇切地再三規(guī)勸。 |
| 各人自掃門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 | 比喻不要多管閑事。 |
| 引領(lǐng)翹首 | 引領(lǐng):伸長脖子;翹首:抬頭。伸長脖子,抬著頭。非常盼望的樣子。 |
| 顯親揚(yáng)名 | 顯:使顯赫;揚(yáng):傳揚(yáng)。使父母宗族顯耀;張揚(yáng)自己的聲譽(yù)。指中舉、立功、做官的榮耀。 |
| 坐懷不亂 | 春秋時(shí)魯國的柳下惠將受凍的女子裹于懷中,沒有發(fā)生非禮行為。形容男子在兩性關(guān)系方面作風(fēng)正派。 |
| 心小志大 | 辦事小心,抱負(fù)遠(yuǎn)大。 |
| 黃鐘毀棄 | 毀:毀壞;棄:拋棄;黃鐘:古樂器;音調(diào)最為洪亮。黃鐘被毀壞被拋棄。比喻賢才得不到重用。 |
| 哀兵必勝 | 哀兵:由受迫而悲憤地奮起反抗的軍隊(duì)。一說“哀;憫也”。憐惜和慈愛士卒。①指因受欺侮而懷著激憤情緒為正義而戰(zhàn)的軍隊(duì)一定能打勝仗。反引申為由橫遭侵凌殘害而悲憤滿腔的國家和民族;能奮起抗戰(zhàn);必獲勝利。②慈愛士卒而得人心者勝。 |
| 無計(jì)可施 | 施:施展。沒有什么計(jì)謀可以施展。指一點(diǎn)辦法也沒有。 |
| 三十六計(jì),走為上計(jì) | 原本指無力與敵人對抗;最好是避開。后指事情已經(jīng)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;沒有別的好辦法;只能出走。 |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