偃武息戈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停息武備,不事戰爭。
出處《后漢書·公孫述傳》:“囂(隗囂)不及此時推危乘勝,以爭天命,而退欲為西伯之事,尊章句,賓友處士,偃武息戈,卑辭事漢,喟然自以文王復出也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yǎn wǔ xī gē
注音一ㄢˇ ㄨˇ ㄒ一 ㄍㄜ
感情偃武息戈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。
近義詞偃武休兵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旦夕之間(意思解釋)
- 褒善貶惡(意思解釋)
- 臭名遠揚(意思解釋)
- 掉以輕心(意思解釋)
- 高步闊視(意思解釋)
- 半路出家(意思解釋)
- 唯物主義(意思解釋)
- 不卑不亢(意思解釋)
- 藏形匿影(意思解釋)
- 作亂犯上(意思解釋)
- 直搗黃龍(意思解釋)
- 光前啟后(意思解釋)
- 黑不溜秋(意思解釋)
- 將伯之呼(意思解釋)
- 動魄驚心(意思解釋)
-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(意思解釋)
- 橫七豎八(意思解釋)
- 知往鑒今(意思解釋)
- 以直報怨,以德報德(意思解釋)
- 金口木舌(意思解釋)
- 離本趣末(意思解釋)
- 滿面春風(意思解釋)
- 移日卜夜(意思解釋)
-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(意思解釋)
- 忘乎所以(意思解釋)
- 止戈興仁(意思解釋)
- 大勢所趨(意思解釋)
- 聲馳千里(意思解釋)
※ 偃武息戈的意思解釋、偃武息戈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成語接龍(順接)
相關成語
| 成語 | 解釋 | 
|---|---|
| 胸無大志 | 心里沒有遠大志向。 | 
| 默不做聲 | 默:沉默。沉默不說一句話 | 
| 枝對葉比 | 枝葉相對并列。比喻駢體文對偶句式。 | 
| 嚴刑峻法 | 峻:嚴酷。嚴厲的刑罰和嚴峻的法令。 | 
| 誅求無度 | 斂取、需索財賄沒有限度。 | 
| 夜深人靜 | 深夜沒有人聲;非常寂靜。 | 
| 杜絕言路 | 杜絕:斷絕,阻塞;言路:進言之路。堵塞和斷絕一切進言之路,指不納諫言。 | 
| 學而時習之 | 學過的內容要經常復習它。 | 
| 有去無回 | 只有出去的,沒有回來的。 | 
| 昂首挺胸 | 昂:仰;抬起;挺胸:挺起胸膛。仰著頭;挺起胸膛。形容精神飽滿的樣子。 | 
| 同室操戈 | 自家人動刀槍。泛指內部相爭。操:拿;戈:古代的一種兵器。 | 
| 一場空 | 努力和希望完全落空。 | 
| 紛亂如麻 | 麻:麻團。交錯雜亂像一團亂麻。 | 
| 公才公望 | 才:才識;望:名望。才識名望可稱公輔的地位。 | 
| 風急浪高 | 形容風浪很大。 | 
| 生公說法 | 生公:晉末高僧竺道生,世稱生公。竺道生解說佛法,能使頑石點頭。比喻精通者親自來講解,必能透徹說理而使人感化。 | 
| 峨峨洋洋 | 本用以形容音樂高亢奔放。后亦用以形容歡樂之態。語本《列子·湯問》:“伯牙善鼓琴,鍾子期善聽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鍾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。’志在流水,鍾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。’” | 
| 室邇人遙 | 見“室邇人遠”。 | 
| 之子于歸 | 之子:這個女子;于歸:到丈夫家中去。指女子出嫁 | 
| 有求必應 | 只要有人請求;就一定答應。形容容易答應人的請求;好說話。 | 
| 手不釋書 | 猶手不釋卷。 | 
| 孜孜不倦 | 勤奮努力;不知疲倦(孜孜:勤勉的樣子)。 | 
| 風風雨雨 | 刮風下雨,比喻重重阻難或議論紛紛。 | 
| 叫苦不迭 | 不迭:不停止。形容連聲叫苦。 | 
| 圓鑿方枘 | 鑿:榫眼;枘:榫頭。方榫頭插不進圓榫眼。比喻不相投合;格格不入。 | 
| 逢人說項 | 比喻到處為人說好話 | 
| 河山之德 | 《詩·墉風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”。陸德明釋文:“《韓詩》云:德之美貌”。王先謙《詩三家義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淵然而深,皆以狀德容之美”。后以《河山之德》形容婦人德容之美。 | 
| 亡魂失魄 | 魂、魄:舊指人身中離開形體能存在的精神為魂,依附形體而顯現的精神為魄。形容驚慌憂慮、心神不定、行動失常的樣子。 | 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