聲罪致討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宣布罪狀,并加討伐。
出處《國語 晉語五》:“是故伐備鐘鼓,聲其罪也。”
例子清·褚人獲《隋唐演義》第88回:“朝廷只須遣一旅之師,聲罪致討,不旬日之間,定當傳首京師,何足多慮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shēng zuì zhì tǎo
注音ㄕㄥ ㄗㄨㄟˋ ㄓˋ ㄊㄠˇ
繁體聲辠致討
感情聲罪致討是中性詞。
用法聯合式;作謂語;指宣布罪狀,并加討伐。
英語condemn(denounce; announce somebody's crimes and make war on him)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高聳入云(意思解釋)
- 敬業樂群(意思解釋)
- 鷗鳥不下(意思解釋)
- 阿世取容(意思解釋)
- 防患于未然(意思解釋)
- 膽如斗大(意思解釋)
- 繩鋸木斷(意思解釋)
- 仁義道德(意思解釋)
- 沒里沒外(意思解釋)
- 穩操勝券(意思解釋)
- 詐奸不及(意思解釋)
- 大開方便之門(意思解釋)
- 畫地為牢,議不入(意思解釋)
- 令人作嘔(意思解釋)
- 亡命之徒(意思解釋)
- 共為唇齒(意思解釋)
- 空話連篇(意思解釋)
- 迭床架屋(意思解釋)
- 公子哥兒(意思解釋)
- 清風勁節(意思解釋)
- 通時合變(意思解釋)
- 愛毛反裘(意思解釋)
- 耳聰目明(意思解釋)
- 豐功偉績(意思解釋)
- 流風馀俗(意思解釋)
- 識時務者為俊杰(意思解釋)
- 恩重如山(意思解釋)
- 鮮為人知(意思解釋)
※ 聲罪致討的意思解釋、聲罪致討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| 成語 | 解釋 |
|---|---|
| 徘徊觀望 | 徘徊:來回地行走。形容應該決斷時猶豫的樣子。 |
| 繪影繪聲 | 形容敘述或描寫生動逼真。 |
| 本位主義 | 為自己所在的小單位打算而不顧整體利益的思想作風。 |
| 素昧平生 | 一向不了解。指與某人從來不認識。素:從來;昧:不明白;不了解。 |
| 甕中之鱉 | 比喻已在掌握之中;逃跑不了的東西。甕:大壇子;鱉:甲魚。 |
| 筋疲力竭 | 筋:筋骨;疲:疲勞。形容非常疲乏。 |
| 盲人說象 | 比喻看問題以偏概全。 |
| 匡亂反正 | 消除混亂局面,恢復正常秩序。 |
| 難以置信 | 不容易相信。 |
| 高步闊視 | 同“高視闊步”。 |
| 空口無憑 | 憑:憑證。只是嘴說;沒有憑證。指不足為據。 |
| 大失所望 | 原來的希望完全落空。形容非常失望。 |
| 因噎廢食 | 噎:食物堵塞在咽喉;廢:停止;食:吃。因吃東西卡過喉嚨;從此就停止吃東西。比喻偶然受了一次挫折;就停止不干。 |
| 閉關自守 | 守:防守。封閉關口;并加以防守;不跟外界往來。也比喻因循守舊;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響。 |
| 雄心壯志 | 偉大的理想;宏偉的志愿。 |
| 目眩心花 | 眩:眼花;花:模糊不清。眼花繚亂,心神迷亂。 |
| 海水不可斗量 | 斗:量器。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計量的。常與“人不可貌相”連用;比喻不能憑人的相貌或現狀來測量他的品格、才能或未來。 |
| 婆婆媽媽 | 形容人動作瑣細,言語羅唆。也形容人感情脆弱。 |
| 通俗易懂 | 廣大人民群眾都能懂得。 |
| 賢母良妻 | 見“賢妻良母”。 |
| 斷織勸學 | 原指東漢時樂羊子妻借切斷織機上的線,來諷喻丈夫不可中途廢學。后比喻勸勉學習。 |
| 兵戎相見 | 兵戎:武器。以武力相見。指用戰爭解決問題。 |
| 學而優則仕 | 優:有余力,學習了還有余力,就去做官。后指學習成績優秀然后提拔當官。 |
| 古里古怪 | 怪異、奇特。 |
| 忙不擇價 | 匆忙中售貨要不了好價錢。 |
| 念茲在茲 | 念:思念;記念;茲:此;這個。念念不忘某件事。 |
| 綠林強盜 | 指山林的強盜。 |
| 迷離惝恍 | 形容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。 |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