怒從心起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憤怒從心底而起。比喻憤怒到極點就會膽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來。
出處明·馮夢龍《東周列國志》第31回:“惠公在車上望見慶鄭,怒從心起。”
例子曾樸《孽海花》第14回:“不覺怒從心起,惡向膽生,顧不得什么,一口氣趕到客廳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nù cóng xīn qǐ
注音ㄋㄨˋ ㄘㄨㄥˊ ㄒ一ㄣ ㄑ一ˇ
繁體怒従心起
感情怒從心起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;指心中發怒。
近義詞怒從心上起
英語Anger rises in one's heart.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經文緯武(意思解釋)
- 沒顛沒倒(意思解釋)
- 冷若冰霜(意思解釋)
- 頤指氣使(意思解釋)
- 金光閃閃(意思解釋)
- 八斗之才(意思解釋)
- 志滿意得(意思解釋)
- 四書五經(意思解釋)
- 奇才異能(意思解釋)
- 漏洞百出(意思解釋)
- 鳳毛麟角(意思解釋)
- 玉卮無當(意思解釋)
- 將寡兵微(意思解釋)
- 作賊心虛(意思解釋)
- 風急浪高(意思解釋)
- 螓首蛾眉(意思解釋)
- 眾建賢才(意思解釋)
- 通俗易懂(意思解釋)
- 理直氣壯(意思解釋)
- 風虎云龍(意思解釋)
- 身敗名裂(意思解釋)
- 綿里藏針(意思解釋)
- 綠林強盜(意思解釋)
- 雷大雨小(意思解釋)
- 無窮無盡(意思解釋)
- 慌不擇路(意思解釋)
- 老牛舐犢(意思解釋)
- 轉彎磨角(意思解釋)
※ 怒從心起的意思解釋、怒從心起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| 成語 | 解釋 |
|---|---|
| 語重情深 | 猶言語重心長。 |
| 風言影語 | 捕風捉影的話語。 |
| 普天同慶 | 普:普遍;天:天下;慶:慶賀。普天下共同慶祝。 |
| 不分青紅皂白 | 比喻不分是非,不問情由。 |
| 屈指一算 | 屈:彎曲。扳著指頭一算。 |
| 刀光劍影 | 刀的閃光;劍的投影。表示拿刀持劍的人將要動手;顯出殺氣騰騰的樣子。現用于壞人就要行兇;干壞事。也形容激烈斗爭的場面。 |
| 視死如歸 |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樣平常。形容為了正義事業;不怕犧牲生命。 |
| 作賊心虛 | 虛:怕。指做了壞事怕人知道,心里老是不安。 |
| 棋逢敵手,將遇良才 | 逢:遭遇,遇見。比喻交戰或競技的雙方本領相當,不相上下。 |
| 生公說法 | 生公:晉末高僧竺道生,世稱生公。竺道生解說佛法,能使頑石點頭。比喻精通者親自來講解,必能透徹說理而使人感化。 |
| 匡謬正俗 | 糾正錯誤,矯正陋習。 |
| 共商國是 | 國是:國事;國家的大政方針。共同商量國家的政策和方針。 |
|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|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極,混一天算一天,沒有積極主動的精神。 |
| 馬牛其風 | 謂馬、牛奔逸。《書·費誓》:“馬牛其風,臣妾逋逃,勿敢越逐。”孔穎達疏:“僖四年《左傳》云:‘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。’賈逵云:‘風,放也,牝牡相誘謂之風。’然則馬牛風佚,因牝牡相逐,而逐至放佚遠去也。”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。 |
| 將功折罪 | 將:拿;用;折:抵償。用功勞來抵償罪過。 |
| 心上心下 | 形容心神不安。 |
| 湖光山色 | 湖水風光;山巒秀色。形容山水景色之美。 |
| 避俗趨新 | 避:舍棄;趨:奔赴,趨向。指舍棄舊俗而追求新潮。 |
| 空手套白狼 | 徒手抓住白狼。指無本買賣。 |
| 蕩然無余 | 蕩:洗滌;蕩然:干凈的樣子。全都毀壞,消失盡凈。形容原有的東西完全失去或毀壞。 |
| 黃鐘毀棄,瓦釜雷鳴 | 黃鐘被砸爛并被拋置一邊,而把泥制的鍋敲得很響。比喻有才德的人被棄置不用,而無才德的平庸之輩卻居于高位。 |
| 發人深思 | 深:無限,沒有窮盡。啟發人深入地思考。形容語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,耐人尋味。 |
| 無惡不作 | 惡:壞事。沒有哪樣壞事不干的。指干盡了壞事。 |
| 暗香疏影 | 暗香:淡淡的香氣;疏影:稀疏的影子。梅花的香味和姿態。指稱梅花。 |
| 書不釋手 | 手里的書舍不得放下。形容勤學或看書入迷。 |
| 對牛彈琴 | ①比喻對蠢人談論高深的道理;白費口舌(主要譏笑聽話的人聽不出所以)。②比喻說話時不看對象(主要譏諷說話的人);對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;對外行人說內行話。常含有徒勞無功或諷刺對方愚蠢之意。 |
| 驚惶失措 | 失措:舉止失去常態。驚慌惶恐;舉止失去常態。 |
| 一時無兩 | 無兩:沒有第二個。即沒有可以相比的。 |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