模棱兩可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模棱:說話處事含混;兩可:這樣也行;那樣也行。形容對事情的兩面沒有明確的態度或主張。
出處《舊唐書 蘇味道傳》:“處事不欲決斷明白,若有錯誤,必貽咎譴,但模棱以持兩端可矣。”
例子他害怕事情一旦變化,他將有不測大禍,所以跪在地上回答了一句模棱兩可的話。(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三十章)
基礎信息
拼音mó léng liǎng kě
注音ㄇㄛˊ ㄌㄥˊ ㄌ一ㄤˇ ㄎㄜˇ
繁體模棱兩可
正音“棱”,不能讀作“líng”。
感情模棱兩可是貶義詞。
用法偏正式;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含貶義。
辨析模棱兩可與“不置可否”有別:模棱兩可指表態不明確;可作“言辭”的定語;可作補語;“不置可否”多指“避而不談”;不表示態度;不能作“言辭”的定語。
謎語可不可
近義詞不置可否、模棱兩端
反義詞旗幟鮮明
英語betwixt and between
俄語занимáть неопределённую позицию
日語あいまいでどちにも取れる
德語zweideutig(doppelsinnig)
法語ambigu(équivoque)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倒背如流(意思解釋)
- 金不換(意思解釋)
- 開門見山(意思解釋)
- 千金之裘,非一狐之腋(意思解釋)
- 師心自是(意思解釋)
- 堂堂一表(意思解釋)
- 先聲奪人(意思解釋)
- 壓歲錢(意思解釋)
- 動蕩不定(意思解釋)
- 十全大補(意思解釋)
- 之死靡二(意思解釋)
- 不到黃河心不死(意思解釋)
- 供不應求(意思解釋)
- 火燭銀花(意思解釋)
- 風和日麗(意思解釋)
- 一鼓作氣(意思解釋)
- 白首之心(意思解釋)
- 皮笑肉不笑(意思解釋)
- 羊質虎皮(意思解釋)
- 男大當婚(意思解釋)
- 氣味相投(意思解釋)
- 斷章截句(意思解釋)
- 別有用心(意思解釋)
- 人盡其才(意思解釋)
- 首尾兩端(意思解釋)
- 甘拜下風(意思解釋)
- 進退維谷(意思解釋)
- 隨俗雅化(意思解釋)
※ 模棱兩可的意思解釋、模棱兩可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| 成語 | 解釋 |
|---|---|
| 橫眉冷對千夫指 | 比喻以憤恨和輕蔑的態度對待敵人的攻擊。 |
| 自怨自艾 | 原指自己悔恨;自己改正。現形容悔恨交加。怨:悔恨;艾:割草;改正。 |
| 明爭暗斗 |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進行爭斗;形容內部鉤心斗爭;互相爭斗的情況。 |
| 目不忍見 | 形容景象極其悲慘。同“目不忍視”。 |
| 萬無一失 | 指絕對不會出差錯。萬:形容很多;失:差錯。 |
| 心急如焚 | 心里急得像著了火一樣。形容心情極其焦急。焚:燒。 |
| 前腳后腳 | 比喻緊跟著。 |
| 青云直上 | 青云:指青天。直線上升;向高空飛騰直上。比喻人的地位直線上升。 |
| 白發蒼蒼 | 蒼蒼:灰白色。形容年邁而頭發花白。 |
| 絆腳石 | 絆腳的石頭,比喻阻礙前進的東西。 |
| 鴻儒碩學 | 鴻儒:大儒;碩學:有很多學問的人。泛指學識淵博、造詣很深的學者。 |
| 今是昨非 | 現在是對的;過去錯了。 |
| 敢不承命 | 敢:反語,“怎敢”、“不敢”之意;承:接受。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?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見呢? |
| 才高七步 | 形容才思敏捷。 |
| 膽大心小 | 形容辦事果斷,考慮周密。 |
| 從天而降 | 天上掉下來的。 |
| 臨危授命 | 面對危急時勇于獻出生命。 |
| 土生土長 | 當地生長的。 |
| 罵罵咧咧 | 指在說話中夾雜著罵人的話 |
| 平時不燒香,急來抱佛腳 | 諺語。原比喻平時不往來,遇有急難才去懇求。后多指平時沒有準備,臨時慌忙應付。 |
| 西學東漸 | 漸:流入。西方的各種學說向東方流傳。 |
| 服氣吞露 | 服氣:導引之術,即氣功。指修煉道術。 |
| 打開天窗說亮話 | 比喻無須規避,公開說明。 |
| 古來今往 | 從古代到現代。 |
| 書不釋手 | 手里的書舍不得放下。形容勤學或看書入迷。 |
| 恩重如山 | 恩情像高山一樣厚重;形容恩義極為深重。 |
| 寒木春華 | 寒木不凋,春華吐艷。比喻各具特色。 |
| 對牛彈琴 | ①比喻對蠢人談論高深的道理;白費口舌(主要譏笑聽話的人聽不出所以)。②比喻說話時不看對象(主要譏諷說話的人);對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;對外行人說內行話。常含有徒勞無功或諷刺對方愚蠢之意。 |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