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國之才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指治理國家的才干。
出處晉 葛洪《抱樸子外篇 自敘》:“一時莫倫,有經國之才。”
例子《晉書·劉坤傳》:“祖邁,有經國之才,為相國參軍、散騎常侍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jīng guó zhī cái
注音ㄐ一ㄥ ㄍㄨㄛˊ ㄓ ㄘㄞˊ
繁體經國之才
感情經國之才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;指治理國家的才干。
近義詞經世之才
英語a great ability to administer the country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青天霹靂(意思解釋)
- 一路風塵(意思解釋)
- 不屑一顧(意思解釋)
- 彬彬有禮(意思解釋)
- 富貴不淫,威武不屈(意思解釋)
- 起兵動眾(意思解釋)
- 防患于未然(意思解釋)
- 逢人只說三分話(意思解釋)
- 香草美人(意思解釋)
- 夜深人靜(意思解釋)
- 費盡心機(意思解釋)
- 路無拾遺(意思解釋)
- 白發蒼蒼(意思解釋)
- 難上加難(意思解釋)
- 不置可否(意思解釋)
- 生公說法(意思解釋)
- 興高采烈(意思解釋)
- 各盡所能,按勞分配(意思解釋)
- 美人遲暮(意思解釋)
- 聰明反被聰明誤(意思解釋)
- 綿里藏針(意思解釋)
- 南征北戰,東蕩西殺(意思解釋)
- 金口木舌(意思解釋)
- 打退堂鼓(意思解釋)
- 苦口婆心(意思解釋)
- 如出一轍(意思解釋)
- 雅俗共賞(意思解釋)
- 歲寒三友(意思解釋)
※ 經國之才的意思解釋、經國之才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| 成語 | 解釋 |
|---|---|
| 胸無大志 | 心里沒有遠大志向。 |
| 隔靴搔癢 | 隔著靴子撓癢癢。原為禪宗用語;比喻領會佛理不夠透徹;未能悟境觸機。后比喻說話寫文章沒有抓住主題;不中肯;不貼切;或做事沒有抓住關鍵;不解決問題。 |
| 離經辨志 | 讀斷經書文句,明察圣賢志向。 |
| 處之泰然 | 處:處理;對待;之:代詞。泰: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樣子。形容處理事情不慌不忙;沉著鎮定。也指對事情無動于衷。也作“泰然處之”。 |
| 口快心直 | 有啥說啥;想啥說啥。形容人性情直爽;語言明快。 |
| 饑腸轆轆 | 饑腸:饑餓的肚子;轆轆:象聲詞;車輪滾動的聲音。肚子餓得咕咕直響;形容十分饑餓。 |
| 叫化子 | 乞丐。 |
| 仁義道德 | 泛指舊時鼓吹的道德規范。 |
| 躡手躡腳 | 躡:放輕腳步。形容動作很輕;有時指走路時非常小心;或偷偷地跟隨。 |
| 可想而知 | 想:推想。可以通過推想而了解真相。 |
| 云天霧地 | 比喻不明事理,糊里糊涂。 |
| 囊螢照雪 | 囊螢:把螢火蟲放在袋子中。形容家境貧寒,勤苦讀書。 |
| 藏形匿影 | 藏、匿:隱藏。隱藏形跡,不露真相。 |
| 大千世界 | 佛教用語。世界的千倍為小千世界;小千世界的千倍為中千世界;中千世界的千倍為大千世界。后泛指廣大無邊紛紜復雜的世界。 |
| 倦鳥知還 | 疲倦的鳥知道飛回自己的巢。比喻辭官后歸隱田園;也比喻從旅居之地返回故鄉。 |
| 常年累月 | 長年累月,形容經過的時間很長。 |
| 百步穿楊 | 百步:一百步以外;楊:指楊樹的葉子。在百步之外射穿一片選定的楊樹葉子。形容射箭技巧嫻熟。 |
| 將奪固與 | 要想得到,必先給予。固,同“姑”。 |
| 一鼓作氣 | 一鼓:第一次擊鼓;作:振作;氣:士氣。作戰時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戰士的銳氣。比喻趁勁足時一下子把事情完成。 |
| 超然物外 | 超然:脫離;不介入;物:客觀世界。超脫于世俗生活之外;意指對現實的一切都不感興趣。也比喻置身事外。 |
| 細水長流 | 細:微小。比喻節約使用財物;使經常不缺用。也比喻一點一滴不間斷做某件事。 |
| 駕輕就熟 | 駕:趕馬車;輕:指輕便的車;就:到;熟:熟悉的道路。駕著輕便的車走熟悉的路。比喻辦熟悉的事很容易。 |
| 進進出出 | 走進走出,穿進穿出。 |
| 改惡向善 | 指不再做惡,重新做好人。 |
| 惹是生非 | 惹:引起。非:事端。招惹是非;引爭事端。 |
| 大起大落 | 大幅度地起落。形容變化大。 |
| 如入鮑魚之肆,久而不聞其臭 | 鮑魚:咸魚;肆:店鋪。如同進入咸魚店,時間一長就聞不到它的腥臭味。比喻環境對人的熏染和影響。 |
| 金蟬脫殼 | 金蟬:金黃色的知了;殼:堅硬的外皮。蟬變為成蟲時脫去原來的外殼。比喻用計脫身;使對方不能及時發覺。 |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