毀方瓦合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毀去棱角,與瓦礫相合。比喻屈己從眾,君子為道不遠離于人。后指毀棄自己的原則,迎合世俗。
出處語出《禮記·儒行》:“慕賢而容眾,毀方而瓦合,其寬裕有如此者。”鄭玄注:“去己之大圭角,下與眾人小合也。”
例子故《儒行》欲毀方瓦合,《老子》欲和光同塵。宋·俞文豹《吹劍錄》
基礎信息
拼音huǐ fāng wǎ hé
注音ㄏㄨㄟˇ ㄈㄤ ㄨㄚˇ ㄏㄜˊ
繁體毀方瓦合
感情毀方瓦合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、賓語;用于處事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畏縮不前(意思解釋)
- 一時一刻(意思解釋)
- 如履薄冰(意思解釋)
- 蠢蠢欲動(意思解釋)
- 天涯海角(意思解釋)
- 秣馬厲兵(意思解釋)
- 鬼爛神焦(意思解釋)
- 明爭暗斗(意思解釋)
- 角巾素服(意思解釋)
- 路無拾遺(意思解釋)
- 文山會海(意思解釋)
- 珍樓寶屋(意思解釋)
- 女生外向(意思解釋)
- 清風勁節(意思解釋)
- 氣味相投(意思解釋)
- 心服口服(意思解釋)
- 別有用心(意思解釋)
- 如火如荼(意思解釋)
- 薪盡火滅(意思解釋)
- 舉足輕重(意思解釋)
-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(意思解釋)
- 單刀直入(意思解釋)
- 昏聵無能(意思解釋)
- 流風馀俗(意思解釋)
- 躍躍欲試(意思解釋)
- 踵趾相接(意思解釋)
- 一棍子打死(意思解釋)
- 為所欲為(意思解釋)
※ 毀方瓦合的意思解釋、毀方瓦合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| 成語 | 解釋 | 
|---|---|
| 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 | 他山:別的山。別的山上的石頭。比喻能幫助自己提高見識改正缺點的外力。 | 
| 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從何說起 | 二十四史:清乾隆時刻《史記》等24部史書。比喻情況復雜,頭緒繁多,不知從哪里說起才好。 | 
| 天涯海角 | 天的邊緣;海的盡頭。形容非常偏僻遙遠的地方。也指彼此相隔極遠。涯:邊。 | 
| 不僧不俗 | 僧:指和尚。指不三不四,不倫不類。 | 
| 如法炮制 | 本指依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藥。現指比喻照著現成的樣子做。 | 
| 志在千里 | 形容志向遠大。 | 
| 頭面人物 | 指在社會上有較大名聲或勢力的人(多含貶義)。 | 
| 廢書而嘆 | 因有所感而停止讀書。 | 
| 下臨無地 | 臨:居高處朝向低處。從高往下看,望不見底。形容地勢極其陡峭。 | 
| 親上成親 | 謂原是親戚,又再結姻親。 | 
| 見危致命 | 見“見危授命”。 | 
| 花言巧語 | 原指鋪張修飾而無實際內容的言語或文辭。后指虛假而動聽的話;也指說虛假而動聽的話。 | 
| 滿招損,謙受益 | 自滿會招致損失,謙虛可以得到益處。 | 
| 吉光片羽 | 片羽:一片羽毛;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塊毛皮;吉光:古代傳說中的神獸;毛皮為裘;入水數日不沉;入火不焦。比喻殘存的極其珍貴的文物。 | 
| 眾建賢才 | 建:建樹;賢才:優秀的人才。選用眾多優秀的人才。 | 
| 令人作嘔 | 嘔:想吐;惡心。形容使人厭惡。 | 
| 各行各業 | 泛指所有的人所從事的各種行業。 | 
| 將奪固與 | 要想得到,必先給予。固,同“姑”。 | 
| 馬牛其風 | 謂馬、牛奔逸。《書·費誓》:“馬牛其風,臣妾逋逃,勿敢越逐。”孔穎達疏:“僖四年《左傳》云:‘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。’賈逵云:‘風,放也,牝牡相誘謂之風。’然則馬牛風佚,因牝牡相逐,而逐至放佚遠去也。”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。 | 
| 龍馭上賓 | 亦作“龍御上賓”。《史記·封禪書》:“黃帝采首山銅,鑄鼎于荊山下。鼎既成,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。黃帝上騎,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,龍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龍馭上賓”為皇帝之死的諱飾語。意為乘龍升天,為天帝之賓。 | 
| 禮壞樂缺 | 禮:社會道德、行為的規范;樂:教化的規范;缺:殘破,廢缺。形容社會綱紀紊亂,動蕩不安。 | 
| 離奇古怪 | 十分奇特少見 | 
| 有求必應 | 只要有人請求;就一定答應。形容容易答應人的請求;好說話。 | 
| 苦口婆心 | 苦口:不厭其煩地反復勸說與開導;婆心:老婆婆的心腸;指好意、善意。好心好意;不厭其煩地勸說或開導。形容耐心懇切地再三規勸。 | 
| 密鑼緊鼓 | 鑼聲緊,鼓點密。戲曲開臺前的一陣節奏急促的鑼鼓。比喻為配合某人的上臺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氣氛、聲勢。 | 
| 萬變不離其宗 | 宗:宗旨、目的。盡管形式上變化多端,其本質或目的不變。 | 
| 止戈興仁 | 止:停止。仁:仁政。停止戰爭,施行仁政。 | 
| 天相吉人 | 相:保佑,幫助;吉人:善人。好人會得到天的幫助。 | 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