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鐘瓦釜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瓦釜:泥土燒成的大鍋,用作樂器,音調最為低。比喻高雅優秀的或庸俗低劣的;賢才和庸才。
出處戰國·楚·屈原《楚辭·卜居》:“世溷濁而不清,蟬翼為重,千鈞為輕;黃鐘毀棄,瓦釜雷鳴;讒人高張,賢士無名?!?/p>
例子茅盾《西江月·為新刊<蘇聯文學>作》:“形象思維誰好,典型塑造孰優。黃鐘瓦釜待搜求,不宜強分先后?!?/p>
基礎信息
拼音huáng zhōng wǎ fǔ
注音ㄏㄨㄤˊ ㄓㄨㄥ ㄨㄚˇ ㄈㄨˇ
繁體黃鐘瓦釜
感情黃鐘瓦釜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主語、賓語、定語;指賢才和庸才。
近義詞黃鐘瓦缶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各人自掃門前雪,休管他人瓦上霜(意思解釋)
- 德重恩弘(意思解釋)
- 敬業樂群(意思解釋)
- 力小任重(意思解釋)
- 防患于未然(意思解釋)
- 活蹦亂跳(意思解釋)
- 投石問路(意思解釋)
- 珠宮貝闕(意思解釋)
- 神采奕奕(意思解釋)
- 正人君子(意思解釋)
- 骨肉之親(意思解釋)
- 斷香零玉(意思解釋)
- 有血有肉(意思解釋)
- 交臂歷指(意思解釋)
- 鳳協鸞和(意思解釋)
- 依樣畫葫蘆(意思解釋)
- 材雄德茂(意思解釋)
- 顯親揚名(意思解釋)
- 眾口鑠金,積毀銷骨(意思解釋)
- 平生莫做虧心事,半夜敲門不吃驚(意思解釋)
- 憐香惜玉(意思解釋)
- 揮戈反日(意思解釋)
- 西學東漸(意思解釋)
- 經國之才(意思解釋)
- 扯旗放炮(意思解釋)
- 拆東墻補西墻(意思解釋)
- 阿時趨俗(意思解釋)
- 超凡入圣(意思解釋)
※ 黃鐘瓦釜的意思解釋、黃鐘瓦釜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| 成語 | 解釋 |
|---|---|
| 初生之犢不畏虎 | 比喻閱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說敢干,無所畏懼。 |
| 此一時彼一時 | 指時間不同,情況亦異,不能相提并論。 |
| 盡信書不如無書 | 泛指讀書不要拘泥于書上或迷信書本。 |
| 孤身只影 | 形容孤單一人。 |
| 舉重若輕 | 舉起重物就像舉起輕東西那么容易。比喻能輕松地勝任繁重的工作。 |
| 直截了當 | 了當:干脆;爽快。干脆爽快;不繞彎子。 |
| 驚心動魄 | 原指作品文辭優美;使人感受極深;震動極大。后形容令人震驚、感動、緊張之極。 |
| 慌里慌張 | 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亂。 |
| 源源不斷 | 源源:水流不斷的樣子。形容連續不斷。 |
| 止于至善 | 達到最完善的境界。 |
| 花拳繡腿 | 比喻只做些表面上好看實際上并無用處的工作。 |
| 花言巧語 | 原指鋪張修飾而無實際內容的言語或文辭。后指虛假而動聽的話;也指說虛假而動聽的話。 |
| 敢不承命 | 敢:反語,“怎敢”、“不敢”之意;承:接受。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?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見呢? |
| 將奪固與 | 要想得到,必先給予。固,同“姑”。 |
| 平生不作虧心事,夜半敲門不吃驚 | 平生:有生以來;虧心:違背良心。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,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。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,心地坦然。 |
| 一條龍 | 比喻事物首尾相連,排成一條連續不斷的線。也比喻生產程序或工作環節上的相關聯的連續。 |
| 古往今來 | 從古代到現在。泛指很長一段時間。 |
| 依樣畫葫蘆 | 比喻單純地照樣子模仿;也作“依樣葫蘆”;“比著葫蘆畫瓢”、“照葫蘆畫瓢”。 |
| 汗馬功勞 | 汗馬:戰馬奔馳出汗。指將士立下戰功。后指對事業的辛勤貢獻。 |
| 任憑風浪起,穩坐釣魚臺 | 比喻隨便遇到什么險惡的情況,都信心十足,毫不動搖。同“任憑風浪起,穩坐釣魚船”。 |
| 從天而降 | 天上掉下來的。 |
| 眾所瞻望 | 瞻望:仰望。大家所仰望的。形容為大家所敬仰。 |
| 慌不擇路 | 勢急心慌,顧不上選擇道路。 |
| 屨及劍及 | 屨:鞋;及:趕上。形容人奮發興起,行動果斷迅速 |
| 主人翁 | 當家作主的人。 |
| 精兵強將 | 精良的士兵,勇猛的將領。形容戰斗力很強的將士。 |
| 天下為一 | 一:統一。指國家統一 |
| 表面文章 | 比喻浮夸或不切實際,敷衍塞責的做法。 |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