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庭之訓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用以指父親的教誨。
出處晉 袁宏《后漢紀 安帝紀上》:“萇少長藩國,內無過庭之訓,外無師傅之道,血氣方剛。”
例子宋·張元幹《賀陳都丞除刑部侍郎啟》:“夙奉過庭之訓,克遵良冶之傳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guò tíng zhī xùn
注音ㄍㄨㄛˋ ㄊ一ㄥˊ ㄓ ㄒㄨㄣˋ
繁體過庭之訓
感情過庭之訓是中性詞。
用法偏正式;作賓語;指父親的教誨。
英語father's instructions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正本溯源(意思解釋)
- 高蹈遠舉(意思解釋)
- 又紅又專(意思解釋)
- 杜絕言路(意思解釋)
- 仰屋著書(意思解釋)
- 反老還童(意思解釋)
- 以弱制強(意思解釋)
- 有權有勢(意思解釋)
- 雄心壯志(意思解釋)
- 作壁上觀(意思解釋)
- 互通有無(意思解釋)
- 吳下阿蒙(意思解釋)
- 赴湯蹈火(意思解釋)
- 鉆木取火(意思解釋)
- 將伯之呼(意思解釋)
- 舉直錯枉(意思解釋)
- 打情賣笑(意思解釋)
- 叫苦連天(意思解釋)
- 似是而非(意思解釋)
- 天網恢恢(意思解釋)
- 認賊作父(意思解釋)
- 迷離惝恍(意思解釋)
- 心小志大(意思解釋)
- 眾所瞻望(意思解釋)
- 駕輕就熟(意思解釋)
- 前赴后繼(意思解釋)
- 惹是生非(意思解釋)
- 反戈一擊(意思解釋)
※ 過庭之訓的意思解釋、過庭之訓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| 成語 | 解釋 | 
|---|---|
| 十萬火急 | 形容事情緊急到了極點。 | 
| 浪跡江湖 | 到處漂泊,沒有固定的住處。 | 
| 如臂使指 | 好像手臂指揮手指一樣。比喻指揮、調動得心應手。 | 
| 鑿壁借光 | 鑿:挖。在墻上鑿一小孔,借鄰居的燈光讀書。形容家貧刻苦讀書。 | 
| 惜指失掌 | 惜:吝惜。因舍不得一個指頭而失掉一個手掌。比喻因小失大。 | 
| 疙里疙瘩 | 文字不通暢,物體不平滑很粗糙。 | 
| 屈指一算 | 屈:彎曲。扳著指頭一算。 | 
| 空費詞說 | 說的話別人不聽,等于白說。 | 
| 止沸益薪 | 謂本欲止水沸騰,卻反而在鍋下加柴。喻所做與本來愿望相反。 | 
| 夫唱婦隨 | 唱:原為“倡”;即倡議;提出某種意見。丈夫說什么;妻子也跟著說什么。是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表現。形容夫妻和睦。 | 
| 角巾素服 | |
| 囚首垢面 | 象監獄里的犯人,好久沒有理發和洗臉。形容不注意清潔、修飾。 | 
| 罄竹難書 | 罄:盡;竹:指可供制成竹簡的竹子;書:寫。用盡竹子也難以寫完。后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。多形容罪惡累累。 | 
| 赴湯蹈火 | 赴:去;走向;湯:開水;蹈:踩。投入沸水;踏上烈火。比喻奮不顧身;不避艱險。 | 
| 匡謬正俗 | 糾正錯誤,矯正陋習。 | 
| 黃耳傳書 | 黃耳:犬名;書:書信。黃犬為主人往返傳書。后比喻傳遞家信。 | 
| 令人作嘔 | 嘔:想吐;惡心。形容使人厭惡。 | 
|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|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極,混一天算一天,沒有積極主動的精神。 | 
| 法不阿貴 | 法:法律。阿:偏袒;討好。指法律不偏袒有權勢富貴的人。意思是秉公執法;不畏權貴。 | 
| 二三其意 | 即三心二意。指心意不專一,反復無常。 | 
| 取之不盡 | 拿不盡。形容極其豐富。 | 
| 形影相隨 | 像人或物體與其影子那樣總是在一起。形容關系密切;永不分離。 | 
| 認賊作父 | 把壞人當作父親;常指賣身投靠壞人或敵人。 | 
| 坐以待斃 | 待:等待;斃:死。坐著等死。指無力抗爭或不想抗爭。 | 
| 奮起直追 | 奮:鳥類展翅起飛。形容在已經落后的情況下;振作起來;一股勁地趕上去。 | 
| 雞口牛后 | 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,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。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,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。 | 
| 駕輕就熟 | 駕:趕馬車;輕:指輕便的車;就:到;熟:熟悉的道路。駕著輕便的車走熟悉的路。比喻辦熟悉的事很容易。 | 
| 麻木不仁 | 不仁:失去感覺能力。本指肢體神經失去感覺;對刺激沒有感覺。形容思想不敏銳;對事物反應遲鈍;漠不關心。 | 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