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為唇齒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比喻互相輔助。
出處晉 陳壽《三國志 蜀志 鄧芝傳》:“蜀有重險之固,吳有三江之阻,合此二長,共為唇齒,進可兼并天下,退可鼎足而立。”
例子這兩者是共為唇齒的關系
基礎信息
拼音gòng wéi chún chǐ
注音ㄍㄨㄥˋ ㄨㄟˊ ㄔㄨㄣˊ ㄔˇ
繁體共為脣齒
感情共為唇齒是中性詞。
用法動賓式;作謂語、定語;比喻互相依存。
近義詞唇齒相依
英語be of close concern to each other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撥云見日(意思解釋)
- 殘花敗柳(意思解釋)
- 章甫薦履(意思解釋)
- 著手回春(意思解釋)
- 處之泰然(意思解釋)
- 哀而不傷(意思解釋)
- 大包大攬(意思解釋)
- 暮史朝經(意思解釋)
- 學而不厭(意思解釋)
- 囊螢照雪(意思解釋)
- 衣錦還鄉(意思解釋)
- 異途同歸(意思解釋)
- 新官上任三把火(意思解釋)
- 只要功夫深,鐵杵磨成針(意思解釋)
- 平心而論(意思解釋)
- 通俗易懂(意思解釋)
- 共為唇齒(意思解釋)
- 念茲在茲(意思解釋)
- 迫不得已(意思解釋)
- 眾口鑠金,積毀銷骨(意思解釋)
- 駕輕就熟(意思解釋)
- 脫口而出(意思解釋)
- 暴露無遺(意思解釋)
- 華不再揚(意思解釋)
- 為虎作倀(意思解釋)
- 精兵強將(意思解釋)
- 倒懸之急(意思解釋)
- 踵趾相接(意思解釋)
※ 共為唇齒的意思解釋、共為唇齒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| 成語 | 解釋 |
|---|---|
| 支支吾吾 | 亦作“支支梧梧”。謂說話吞吞吐吐,含混躲閃。 |
| 杯蛇幻影 | 比喻疑神疑鬼,自相驚擾。同“杯弓蛇影”。 |
| 五花大綁 | 先用繩索套住脖子,又繞到背后反剪兩臂的綁人方式。 |
| 逸游自恣 | 逸:安閑;自恣:放縱自己。安閑自在地漫游,任意放縱自己。 |
| 壓歲錢 | 過陰歷年時長輩給小孩兒的錢。 |
| 結黨營私 | 營:謀求。互相組成小集團;為謀得個人私利而干壞事。也作“植黨營私。” |
| 明知故問 |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種情況;卻還要故意問別人。 |
| 遁世離俗 | 謂隱居而屏絕世俗往來。 |
| 風流才子 | 風度瀟灑,才學出眾的人。 |
| 屈指一算 | 屈:彎曲。扳著指頭一算。 |
| 簡明扼要 | 扼要:抓住要點。簡單明了;抓住要點。 |
| 飲水思源 | 喝水時想到水源。比喻不忘本。 |
| 官僚主義 | 指只發號施令而不考虛實際問題的工作作風,即當官作老爺的工作作風和領導作風。 |
| 穩操勝券 | 穩:穩當地;操:拿著;掌握。穩穩地拿著勝利的憑證。比喻有勝利的把握。 |
| 倦鳥知還 | 疲倦的鳥知道飛回自己的巢。比喻辭官后歸隱田園;也比喻從旅居之地返回故鄉。 |
| 敷衍了事 | 敷衍:將就應付;不認真。了:了結。將就應付地把事辦了。指做事不認真;缺乏責任心。 |
| 鈿合金釵 | 鈿盒和金釵,相傳為唐玄宗與楊貴妃定情之信物。泛指情人之間的信物。 |
| 扭直作曲 | 比喻是非顛倒。 |
| 春去冬來 | 春天過去,冬天到來。形容時光流逝 |
| 恐后爭先 | 指害怕落后,追求上進。 |
| 刻不容緩 | 刻:片刻;容:容許;緩:延緩;耽擱。一刻也不容許延緩。形容形勢十分緊迫。 |
| 唇槍舌劍 | 嘴唇像槍;舌頭像劍。形容能言善辯;言詞犀利;針鋒相對。也作“舌劍唇槍。” |
| 時運亨通 | 指時運好,諸事順利。 |
| 各人自掃門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 | 比喻不要多管閑事。 |
| 眾口鑠金,積毀銷骨 | 鑠金:熔化金屬;積毀:積累的毀謗;銷骨:熔化骨頭。眾人的言論能夠熔化金屬,紛紛而來的毀謗足以致人于死地。比喻輿論力量的強大。 |
| 前赴后繼 | 赴:奔赴。前面的沖上去了;后面的緊跟上來。形容不斷投入戰斗;奮勇沖殺向前。 |
| 移日卜夜 | 指晝夜相繼。 |
| 如火如荼 | 荼:音圖。像火一樣紅;像茅草花一樣白。比喻氣勢浩大而熱烈。 |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