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私兩利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見“公私兩濟”。
出處《文獻通考·征榷四》:“惟有于耍鬧坊場之地,聽民醞造,納稅之后,從便酤賣,實為公私兩利。”
例子全國工商業者必須在公私兩利政策之下,自覺地嚴格遵守各級人民政府的法令,愛護國家財產,消滅舊社會假公濟私、損人利己的惡劣作風。《新華月報》1951年第5期
基礎信息
拼音gōng sī liǎng lì
注音ㄍㄨㄥ ㄙ ㄌ一ㄤˇ ㄌ一ˋ
繁體公私兩利
感情公私兩利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;指對公家私人都便利。
近義詞公私兩濟、公私兩便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居功自滿(意思解釋)
- 不過爾爾(意思解釋)
- 杯蛇幻影(意思解釋)
- 彬彬有禮(意思解釋)
- 論黃數白(意思解釋)
- 心灰意冷(意思解釋)
- 誅求無度(意思解釋)
- 哀而不傷(意思解釋)
- 趕盡殺絕(意思解釋)
- 叫化子(意思解釋)
- 空口無憑(意思解釋)
- 救經引足(意思解釋)
- 白發蒼蒼(意思解釋)
- 有目共睹(意思解釋)
- 粗制濫造(意思解釋)
- 國泰民安(意思解釋)
- 赴湯蹈火(意思解釋)
- 量能授官(意思解釋)
- 指手劃腳(意思解釋)
- 珠玉之論(意思解釋)
- 熟能生巧(意思解釋)
- 美人遲暮(意思解釋)
- 凡夫俗子(意思解釋)
- 公子哥兒(意思解釋)
- 平地一聲雷(意思解釋)
- 橫七豎八(意思解釋)
- 愛毛反裘(意思解釋)
- 義不容辭(意思解釋)
※ 公私兩利的意思解釋、公私兩利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| 成語 | 解釋 |
|---|---|
| 訓練有素 | 平時一直有訓練。素:平時。 |
| 豆萁燃豆 | 比喻兄弟相殘。 |
| 眼空一世 | 整個時代的人都不放在眼里。 |
| 苦盡甘來 | 盡:終結;甘:甜;美好。比喻艱苦的日子已經過去;美好的時光已經到來。 |
| 背腹受敵 | 指前后都受到敵人的攻擊。 |
| 己之所不安,勿施于人 | 施:加,給予。自己不愿意的,不要加給別人。 |
| 形神不全 | 形:形體;神:精神。形象和精神不能保全。泛指精神形象不完美。 |
| 無法無天 | 法:法紀;天:天理。舊指不顧國法和天理;任意干壞事。現多形容違法亂紀;不受管束。 |
| 毀于一旦 | 一旦:一天。指得來不易的東西;一下子就毀掉了。多指長期勞動的成果或來之不易的東西一下子被毀滅掉。 |
| 多情善感 | 感情豐富,容易傷感。 |
| 化鴟為鳳 | 比喻能以德化民,變惡為善。鴟,貓頭鷹,古人以為兇鳥。語本《后漢書·循吏傳·仇覽》:“時考城令河內王渙,政尚嚴猛,聞覽以德化人,署為主簿。謂覽曰:‘主簿聞陳元之過,不罪而化之,得少鷹鹯之志邪?’覽曰:‘以為鷹鹯不若鸞鳳。’” |
| 暴取豪奪 | 豪:強橫。用暴力劫奪。 |
| 懸石程書 | 形容勤于政事。 |
| 穢德垢行 | 指自污濁其德行以避禍患。 |
| 奇貨可居 | 奇貨:珍奇的貨物;居:囤積。囤積珍奇的貨物;以備高價售出。比喻憑借技藝或某種事物以獲取功名財利及其它好處。 |
| 斷織勸學 | 原指東漢時樂羊子妻借切斷織機上的線,來諷喻丈夫不可中途廢學。后比喻勸勉學習。 |
| 目無全牛 | 比喻技藝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界。 |
| 膽大心小 | 形容辦事果斷,考慮周密。 |
| 金口木舌 | 以木為舌的銅鈴,即木鐸,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。指宣揚教化的人。 |
| 坐懷不亂 | 春秋時魯國的柳下惠將受凍的女子裹于懷中,沒有發生非禮行為。形容男子在兩性關系方面作風正派。 |
| 草滿囹圄 | 監獄里長滿了草。比喻政治清明,犯罪的人極少。 |
| 圓鑿方枘 | 鑿:榫眼;枘:榫頭。方榫頭插不進圓榫眼。比喻不相投合;格格不入。 |
| 可有可無 | 可以有也可以沒有。指無關緊要或不很重要。 |
| 色厲內荏 | 色:神色;歷:歷害;內:內心。荏:軟弱;怯懦。形容外表嚴厲強硬;內心怯懦軟弱。 |
| 光怪陸離 | 光怪:奇異的光彩;陸離:色彩繁雜。形容奇形怪狀;五顏六色。也形容事物離奇多變。 |
| 騰聲飛實 | 傳揚名聲與功業。謂使名實俱得傳揚。 |
| 臉黃肌瘦 | 臉色黃,肌體瘦。形容營養不良或有病的樣子。 |
| 群山四應 | 應:應和。四面群山紛紛響應。比喻一聲號召,人們群起響應。 |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