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本清源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端:端正,清理;本:根本;源:根源。指從根本上加以整頓清理。
出處宋·朱熹《答龔參政書》:“端本清源,立經陳紀,使陰邪退聽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duān běn qīng yuán
注音ㄉㄨㄢ ㄅㄣˇ ㄑ一ㄥ ㄩㄢˊ
感情端本清源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指從根本上治理。
近義詞端本正源
英語reform from the bottom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卵與石斗(意思解釋)
- 不可勝舉(意思解釋)
- 新仇舊恨(意思解釋)
- 五花大綁(意思解釋)
- 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從何說起(意思解釋)
- 形神不全(意思解釋)
- 山雨欲來風滿樓(意思解釋)
- 明爭暗斗(意思解釋)
- 拉大旗作虎皮(意思解釋)
- 推三阻四(意思解釋)
- 民不畏死(意思解釋)
- 乳臭未干(意思解釋)
- 懸石程書(意思解釋)
- 道山學海(意思解釋)
- 風虎云龍(意思解釋)
- 信口開河(意思解釋)
- 臭名昭著(意思解釋)
- 在此存照(意思解釋)
- 坑坑洼洼(意思解釋)
- 土生土長(意思解釋)
- 扯旗放炮(意思解釋)
- 拆東墻補西墻(意思解釋)
- 亂作一團(意思解釋)
- 無微不至(意思解釋)
-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(意思解釋)
- 不言而喻(意思解釋)
- 將相之器(意思解釋)
- 徒讀父書(意思解釋)
※ 端本清源的意思解釋、端本清源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| 成語 | 解釋 |
|---|---|
| 反哺之私 | 反哺:幼鳥長大后,銜食喂其母。比喻子女長大奉養父母,報答養育之恩。 |
| 一軌同風 | 車軌相同,風俗一致。比喻國家統一。 |
| 壓歲錢 | 過陰歷年時長輩給小孩兒的錢。 |
| 大包大攬 | 把事情、任務等盡量兜攬過來。 |
| 斗唇合舌 | 猶言耍嘴皮子,賣弄口才。 |
| 殺雞取卵 | 殺了雞取出雞蛋。比喻貪圖眼前的一點好處;而損害長遠的利益。 |
| 大樹將軍 | 原指東漢馮異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將領。 |
| 半路出家 | 半路:路途走到一半;指成年以后;出家:離家去當和尚、尼姑。不是從小而是年歲大點才去當和尚、尼姑或道士的。泛指半路上才學著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。 |
| 不卑不亢 | 卑:自卑;亢:高傲。既不自卑;也不高傲。也作“不亢不卑”。 |
| 東扶西倒 | 從這邊扶起,卻又倒向那邊。比喻顧此失彼。也形容壞習氣太多,糾正了這一點,那一點又冒頭了。 |
| 心急如焚 | 心里急得像著了火一樣。形容心情極其焦急。焚:燒。 |
| 光前啟后 | 猶“光前裕后”。 |
| 黃雀銜環 | 黃雀銜著銀環以報答恩人。指報恩。 |
| 有血有肉 | 有生命;有活力;形容文藝作品形象生動;內容充實。 |
| 興高采烈 | 興致高;精神飽滿。采:精神;烈:強烈;旺盛。 |
| 各盡所能,按勞分配 | |
|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|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極,混一天算一天,沒有積極主動的精神。 |
| 春去冬來 | 春天過去,冬天到來。形容時光流逝 |
| 聰明反被聰明誤 | 自以為聰明反而被聰明耽誤或妨害了。 |
| 似是而非 | 是:對;正確;非:不對;錯誤。好像是對的;實際上不對。指表面上相似;實際上不一樣。 |
| 切樹倒根 | 比喻徹底。 |
| 鷸蚌相爭 | “鷸蚌相爭,漁翁得利”的省語。比喻雙方相持不下,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。 |
| 進進出出 | 走進走出,穿進穿出。 |
| 歐風美雨 | 比喻來自歐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襲。 |
| 字斟句酌 | 一字一句都推敲、斟酌。形容說話、作文章嚴謹慎重。斟酌:考慮;推敲。 |
| 三十六計,走為上計 | 原本指無力與敵人對抗;最好是避開。后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;沒有別的好辦法;只能出走。 |
| 光怪陸離 | 光怪:奇異的光彩;陸離:色彩繁雜。形容奇形怪狀;五顏六色。也形容事物離奇多變。 |
| 五花八門 | 原指五行陣和八門陣。這是古代兩種戰術變化很多的陣勢。比喻變化多端或花樣繁多。 |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