待時而舉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待:等待;舉:行動。等待有利時機再采取行動。
出處明·馮夢龍《東周列國志》第69回:“寡君知天運之盛衰,達時務之機變,所以養兵練將,待時而舉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dài shí ér jǔ
注音ㄉㄞˋ ㄕˊ ㄦˊ ㄐㄨˇ
繁體待時而舉
感情待時而舉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;指等待時機然后行動。
近義詞待時而動
英語wait for the right time to take action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骨肉分離(意思解釋)
- 及時應令(意思解釋)
- 用心竭力(意思解釋)
- 亦復如是(意思解釋)
- 犀牛望月(意思解釋)
- 香銷玉沉(意思解釋)
- 暮史朝經(意思解釋)
- 杜絕言路(意思解釋)
- 安于現狀(意思解釋)
- 百戰百勝(意思解釋)
- 唯物主義(意思解釋)
- 直搗黃龍(意思解釋)
- 詐奸不及(意思解釋)
- 救經引足(意思解釋)
- 敗俗傷風(意思解釋)
- 雞胸龜背(意思解釋)
- 惡醉強酒(意思解釋)
- 流里流氣(意思解釋)
- 摧身碎首(意思解釋)
- 錯落有致(意思解釋)
- 時不我待(意思解釋)
- 心上心下(意思解釋)
- 立竿見影(意思解釋)
- 膽大心小(意思解釋)
- 屢試不爽(意思解釋)
- 愛毛反裘(意思解釋)
- 凌云之志(意思解釋)
- 當頭棒喝(意思解釋)
※ 待時而舉的意思解釋、待時而舉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| 成語 | 解釋 |
|---|---|
| 此一時彼一時 | 指時間不同,情況亦異,不能相提并論。 |
| 反求諸己 | 諸;之于的合音;反過來從自己身上尋找原因或對自己提出要求。 |
| 以小見大 | 從小的可以看出大的;指通過小事可以看出大節;或通過一小部分看出整體。 |
| 難以置信 | 不容易相信。 |
| 算無遺策 | 算:計劃;遺策:失算。形容策劃精密準確,從來沒有失算。 |
| 動蕩不定 | 蕩:搖動。動蕩搖擺,不安定。形容局勢不穩定,不平靜。 |
| 朝令夕改 | 早上發的命令;晚上就改變。形容政令多改;使人民無所適從。 |
| 因噎廢食 | 噎:食物堵塞在咽喉;廢:停止;食:吃。因吃東西卡過喉嚨;從此就停止吃東西。比喻偶然受了一次挫折;就停止不干。 |
| 萬里長城 | 指我國長城。也比喻國家所依賴的大將?,F也比喻人民的軍隊。 |
| 倒冠落佩 | 冠:帽子;佩:佩玉。這里指官服。脫下帽子,摘去佩玉。形容辭官還鄉。 |
| 歸馬放牛 | 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。比喻戰爭結束,不再用兵。 |
| 主明臣直 | 主:君主。君主圣明,臣下也就正直。 |
| 酒后茶余 | 指隨意消遣的空閑時間。 |
| 黃耳傳書 | 黃耳:犬名;書:書信。黃犬為主人往返傳書。后比喻傳遞家信。 |
| 道山學海 | 道、學:學問。學識比天高比海深。形容學識淵博。 |
| 凹凸不平 |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進的地方。 |
| 春去冬來 | 春天過去,冬天到來。形容時光流逝 |
| 時不我待 | 時間不會等待我們。指要抓緊時間。 |
| 人面狗心 | ①《晉書·苻朗載記》:“朗曰:‘吏部為誰,非人面而狗心,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?’王忱丑而才慧,國寶美貌而才劣于弟,故朗云然。”后因以“人面狗心”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學低下的人。②猶言人面獸心。 |
| 樂以忘憂 | 由于快樂而忘記了憂愁。 |
| 無影無蹤 | 蹤:蹤跡。形容完全消失;不知去向。 |
| 草滿囹圄 | 監獄里長滿了草。比喻政治清明,犯罪的人極少。 |
| 一剎那 | 剎那:梵文ksana的音譯。指十分短促的時間。 |
| 滿面春風 | 春風:春天溫暖的風。本指春風拂面;溫暖宜人。現指心情喜悅;滿臉笑容。也用以形容和藹熱情的面容。 |
| 前赴后繼 | 赴:奔赴。前面的沖上去了;后面的緊跟上來。形容不斷投入戰斗;奮勇沖殺向前。 |
| 別有用心 | 用心:存心;打算。心中另有打算?,F多指心里打著壞主意。 |
| 一覽無余 | 覽:看。余:剩余??匆谎劬腿靠丛谘劾?。 |
| 望塵靡及 | 見“望塵莫及”。 |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