存而不議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存:保留;議:討論。指把問題保留下來,暫不討論。
出處唐·獨孤及《仙掌銘并序》:“后代揭厲于玄蹤者,聆其風而駭之,或謂詼詭不經,存而不議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cún ér bù yì
注音ㄘㄨㄣˊ ㄦˊ ㄅㄨˋ 一ˋ
繁體存而不議
感情存而不議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;指暫時不討論的問題。
近義詞存而不論
英語be left undiscussed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木本水源(意思解釋)
- 大有可為(意思解釋)
- 骨肉離散(意思解釋)
- 活蹦亂跳(意思解釋)
- 漏洞百出(意思解釋)
- 之死靡二(意思解釋)
- 顧影弄姿(意思解釋)
- 風和日麗(意思解釋)
- 淡泊以明志,寧靜以致遠(意思解釋)
- 面有難色(意思解釋)
- 將功折罪(意思解釋)
- 手不釋書(意思解釋)
- 公子哥兒(意思解釋)
- 欺人自欺(意思解釋)
- 善善惡惡(意思解釋)
- 如出一轍(意思解釋)
- 心服口服(意思解釋)
- 天作之合(意思解釋)
- 紛紅駭綠(意思解釋)
- 精兵強將(意思解釋)
- 出神入化(意思解釋)
- 打開天窗說亮話(意思解釋)
- 古來今往(意思解釋)
- 勿謂言之不預(意思解釋)
- 見所不見(意思解釋)
- 恩重如山(意思解釋)
- 隨俗雅化(意思解釋)
- 近在咫尺(意思解釋)
※ 存而不議的意思解釋、存而不議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| 成語 | 解釋 |
|---|---|
| 歌功頌德 | 頌揚功績和德行。現多含阿諛奉承的意思。功:功績。德:德行。 |
| 盡信書不如無書 | 泛指讀書不要拘泥于書上或迷信書本。 |
| 背腹受敵 | 指前后都受到敵人的攻擊。 |
| 戒驕戒躁 | 戒:警惕;防備;躁:性急;警惕驕傲;防備急躁。 |
| 溝滿壕平 | 形容飽滿。 |
| 心里有鬼 | 指心里暗藏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計劃。 |
| 活蹦亂跳 | 歡蹦亂跳。 |
| 朝令夕改 | 早上發的命令;晚上就改變。形容政令多改;使人民無所適從。 |
| 牝雞司晨 | 牝雞:母雞;司:掌管。比喻女人掌權當政。 |
| 半路出家 | 半路:路途走到一半;指成年以后;出家:離家去當和尚、尼姑。不是從小而是年歲大點才去當和尚、尼姑或道士的。泛指半路上才學著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。 |
| 廢書而嘆 | 因有所感而停止讀書。 |
| 之死靡二 | 同“之死靡它”。 |
| 倦鳥知還 | 疲倦的鳥知道飛回自己的巢。比喻辭官后歸隱田園;也比喻從旅居之地返回故鄉。 |
| 連珠炮 | 連續的火炮。比喻說話很快。 |
| 鐵樹開花 | 比喻事情非常罕見或極難實現。鐵樹:也叫蘇錢;常綠喬木;好多年才開一次花。 |
| 嘰嘰喳喳 | 語音雜亂。 |
| 比眾不同 | 與大家相比,大不一樣。 |
| 室邇人遙 | 見“室邇人遠”。 |
| 文治武功 | 政績和戰功。指治理國家和對外用兵都功績顯著。舊時多用為對帝王或重臣的贊譽之詞。 |
| 遺世絕俗 | 遺世:遺棄世間之事。脫離社會獨立生活,不跟任何人往來。 |
| 香火姻緣 | 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,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“香火因緣”。《北史·陸法和傳》:“法和是求佛之人,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,豈規王位?但于空王佛所,與主上有香火因緣,且主上應有報至,故救援耳。” |
| 迭床架屋 | 床上擱床,屋上架屋。比喻重復、累贅。 |
| 立地書櫥 | 比喻人讀書多,學識文博。 |
| 如癡如醉 | 形容神態失常,失去自制。 |
| 狼吞虎咽 | 像狼虎一樣吞咽東西。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。 |
| 快人快語 | 快:爽利;直爽。爽快人說爽快話。 |
| 認賊作父 | 把壞人當作父親;常指賣身投靠壞人或敵人。 |
| 引領翹首 | 引領:伸長脖子;翹首:抬頭。伸長脖子,抬著頭。非常盼望的樣子。 |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