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檄可定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傳:傳送,傳遞;檄:討敵文書;定:平定。比喻不待出兵,只要用一紙文書,就可以降服敵方。指不戰而使對方歸順。
出處明·程登吉《幼學瓊林》第三卷:“傳檄可定,極言敵之易破;迎刃而解,甚言事之易為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chuán xí kě dìng
注音ㄔㄨㄢˊ ㄒ一ˊ ㄎㄜˇ ㄉ一ㄥˋ
感情傳檄可定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指不戰而勝。
近義詞迎刃而解、傳檄而定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鳴鑼開道(意思解釋)
- 服牛乘馬(意思解釋)
- 安身之處(意思解釋)
- 翹尾巴(意思解釋)
- 頤指氣使(意思解釋)
- 難以置信(意思解釋)
- 哀而不傷(意思解釋)
- 大包大攬(意思解釋)
- 棟梁之材(意思解釋)
- 止于至善(意思解釋)
- 倦鳥知還(意思解釋)
- 語重心長(意思解釋)
- 信以為真(意思解釋)
- 抱恨黃泉(意思解釋)
- 雷霆萬鈞(意思解釋)
- 滿園春色(意思解釋)
- 平生不作虧心事,夜半敲門不吃驚(意思解釋)
- 信口開河(意思解釋)
- 臭名昭著(意思解釋)
- 坐以待斃(意思解釋)
- 如火如荼(意思解釋)
- 無計可施(意思解釋)
- 致知格物(意思解釋)
- 強人所難(意思解釋)
- 暗香疏影(意思解釋)
- 近在咫尺(意思解釋)
- 一清二楚(意思解釋)
- 不櫛進士(意思解釋)
※ 傳檄可定的意思解釋、傳檄可定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| 成語 | 解釋 |
|---|---|
| 大名鼎鼎 | 鼎鼎:聲威盛大的樣子。 |
| 來去無蹤 | 蹤:腳印。來時去時都看不見蹤影。形容出沒極為迅速或隱秘。 |
| 憂喜交集 | |
| 舉世混濁 | 舉:全。混濁:不清明。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。比喻世道昏暗。 |
| 男女授受不親 | 授:給予;受:接受;親:親自接觸。封建禮教規定男女之間不能直接接觸、言談或授受物件,限制男女交往 |
| 廣闊天地 | 指可以發揮作用做出成就的廣大領域 |
| 喔咿儒睨 | 儒睨:強笑的樣子。形容老著臉皮,強作歡顏。 |
| 百無一是 | 是:對的;正確的。一點正確的地方也沒有。 |
| 拔苗助長 | 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,急于求成,反而壞事。 |
| 以毒攻毒 | 攻:治。用毒藥治病毒。喻指用對方使用的厲害手段制服對方。 |
| 螓首蛾眉 | 螓:蟬的一種。螓首:額廣而方;蛾眉:眉細而長。寬寬的額頭,彎彎的眉毛。形容女子容貌美麗。 |
| 事與愿違 | 事實與愿望相反。指原來打算做的事沒能做到。 |
| 斷織勸學 | 原指東漢時樂羊子妻借切斷織機上的線,來諷喻丈夫不可中途廢學。后比喻勸勉學習。 |
| 聰明反被聰明誤 | 自以為聰明反而被聰明耽誤或妨害了。 |
| 以直報怨,以德報德 | 用公道來回報怨恨,用恩德來回報恩德。 |
| 不可告人 | 不能告訴別人。多指見不得人的不光明、不正當的用心或行徑。 |
| 匪夷所思 | 匪;即“非”;不是;夷:通“彝”;法度、常規;引申為尋常的;一般的。不是根據常理所想象出來的。形容人的思想、言談、技藝、事情等離奇;超出尋常。 |
| 迷離惝恍 | 形容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。 |
| 竹籃打水一場空 | 比喻費了力沒有效果。 |
| 暴露無遺 | 暴露:顯露;顯現;遺:遺漏。全部、徹底地暴露了出來;沒有絲毫遺漏。 |
| 止戈興仁 | 止:停止。仁:仁政。停止戰爭,施行仁政。 |
| 昏聵無能 | 昏:眼睛看不清楚;聵:耳朵聽不清楚。眼花耳聾,沒有能力。比喻頭腦糊涂,沒有能力,分不清是非。 |
| 光怪陸離 | 光怪:奇異的光彩;陸離:色彩繁雜。形容奇形怪狀;五顏六色。也形容事物離奇多變。 |
| 躍躍欲試 | 躍躍:急于要動的樣子。心情急切地想試一試。形容對某事情非常有興致;急切想試試。 |
| 腹心相照 | 腹心:內心;照:映照,見。以真心相見。比喻彼此很知心,達到心心相印的程度。 |
| 秀才不出門,全知天下事 | 舊時認為有知識的人即使待在家里,也能知道外面發生的事情。 |
| 遙遙無期 | 遙遙:很遠。指日期遙遠得很。說不定要到何年何月。 |
| 變態百出 | 形容事物形態變化之多。 |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