藏諸名山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見“藏之名山”。
出處漢·司馬遷《報任少卿書》:“仆誠以著此書,藏諸名山,傳之其人,通邑大都,則仆償前辱之責,雖萬被戮,豈有悔哉。”
例子一個人做一部書,藏諸名山,是封建時代的事,早已過去了。魯迅《準風月談·序的解放》
基礎信息
拼音cáng zhū míng shān
注音ㄘㄤˊ ㄓㄨ ㄇ一ㄥˊ ㄕㄢ
繁體藏諸名山
感情藏諸名山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;指作品等。
近義詞藏之名山、藏諸名山,傳之其人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物阜民安(意思解釋)
- 飽食終日,無所事事(意思解釋)
- 斗方名士(意思解釋)
- 光前耀后(意思解釋)
- 說雨談云(意思解釋)
- 防患于未然(意思解釋)
- 香銷玉沉(意思解釋)
- 源源不斷(意思解釋)
- 一干二凈(意思解釋)
- 暴取豪奪(意思解釋)
- 顧影弄姿(意思解釋)
- 昂藏七尺(意思解釋)
- 正人君子(意思解釋)
- 風和日麗(意思解釋)
- 粗服亂頭(意思解釋)
- 刀耕火種(意思解釋)
- 事與愿違(意思解釋)
- 滿園春色(意思解釋)
- 家破人亡(意思解釋)
- 鳳協鸞和(意思解釋)
- 敗德辱行(意思解釋)
- 眾口鑠金,積毀銷骨(意思解釋)
- 平生莫做虧心事,半夜敲門不吃驚(意思解釋)
- 洗耳恭聽(意思解釋)
- 雅俗共賞(意思解釋)
- 字斟句酌(意思解釋)
- 無計可施(意思解釋)
- 坑坑洼洼(意思解釋)
※ 藏諸名山的意思解釋、藏諸名山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| 成語 | 解釋 | 
|---|---|
| 澆風薄俗 | 指社會風氣輕浮庸俗。 | 
| 白費心機 | 白費心思,形容徒勞無益。 | 
| 春風風人 | 和煦的春風吹拂著人們。比喻及時給人以良好的教育和幫助。 | 
| 辭簡意足 | 簡:簡要;足:充實,完備。文詞簡要而內容充實。 | 
| 倒懸之危 | 倒懸:象人被倒掛著一樣。比喻處境極端困難。 | 
| 懸崖勒馬 | 在高高的山崖邊上勒住馬。比喻到了危險的邊緣及時清醒回頭。勒:收住韁繩。 | 
| 燕雀安知鴻鵠志 | 鴻鵠:天鵝。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遠大者的抱負。 | 
| 發號施令 | 發、施:發布;下達;號:號令、命令。發布命令;下達指示;進行指揮。 | 
| 信以為真 | 把假的當作真的。信:相信。 | 
| 黃雀銜環 | 黃雀銜著銀環以報答恩人。指報恩。 | 
| 專心一志 | 形容一心一意,集中精力。 | 
| 指手劃腳 | 用手指;用腳劃。形容說話時用手腳示意;也比喻瞎指揮;亂加評論指責。 | 
| 只要功夫深,鐵杵磨成針 | 諺語。比喻只要有決心,肯下功夫,多么難的事也能做成功。 | 
| 峨峨洋洋 | 本用以形容音樂高亢奔放。后亦用以形容歡樂之態。語本《列子·湯問》:“伯牙善鼓琴,鍾子期善聽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鍾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。’志在流水,鍾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。’” | 
| 法不阿貴 | 法:法律。阿:偏袒;討好。指法律不偏袒有權勢富貴的人。意思是秉公執法;不畏權貴。 | 
| 雷大雨小 | 比喻說得多,做得少,聲勢很大,實效很小。 | 
| 心小志大 | 辦事小心,抱負遠大。 | 
| 山陰道上,應接不暇 | 山陰道:在會稽城西南郊外,那里風景優美。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,看不勝看。后用下句比喻來往的人多,應接不過來。 | 
| 撥亂濟危 | 平定亂世,救濟危難。亦作“撥亂濟時”。 | 
| 脫口而出 | 指話語未經思索;隨口而言。脫口:不加思索地開口說。 | 
| 陰陽怪氣 | 形容態度怪癖,冷言冷語,不可捉摸。 | 
| 空手套白狼 | 徒手抓住白狼。指無本買賣。 | 
| 勢在必行 | 行:做。從事情發展的趨勢看,必須采取行動。 | 
| 慢條斯理 | 形容說話做事動作緩慢;不慌不忙。 | 
| 亂作一團 | 混雜在一起,形容極為混亂。 | 
| 云游天下 | 像行云一樣在天下漂游,指漫游天下。 | 
| 天緣湊合 | 天緣:自然的機緣。舊時認為男女結成夫妻是天意所配合。也指事屬巧合。 | 
| 來情去意 | 事情的內容和原因。 | 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