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不由將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比喻下級不服從上級的指揮。
出處明·徐渭《續英烈傳》第22回:“燕兵知是天助,乘風大呼縱擊。南兵亂慌慌,只覺風聲皆兵,哪里還敢戀戰。遂兵不由將,將不顧兵,各各奔潰。”
例子這個單位出現兵不由將的混亂局面
基礎信息
拼音bīng bù yóu jiàng
注音ㄅ一ㄥ ㄅㄨˋ 一ㄡˊ ㄐ一ㄤˋ
繁體兵不由將
感情兵不由將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上下級關系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本位主義(意思解釋)
- 物盡其用(意思解釋)
- 首身分離(意思解釋)
- 犀牛望月(意思解釋)
- 山雨欲來風滿樓(意思解釋)
- 心里有鬼(意思解釋)
- 草菅人命(意思解釋)
- 兵荒馬亂(意思解釋)
- 福無雙至,禍不單行(意思解釋)
- 土木形骸(意思解釋)
- 大失所望(意思解釋)
- 生死有命(意思解釋)
- 己溺己饑(意思解釋)
- 戶告人曉(意思解釋)
- 漫不經心(意思解釋)
- 繪聲繪影(意思解釋)
- 螓首蛾眉(意思解釋)
- 平心而論(意思解釋)
- 舉世無敵(意思解釋)
- 交臂歷指(意思解釋)
- 縱橫天下(意思解釋)
- 美人遲暮(意思解釋)
- 之子于歸(意思解釋)
- 刻不容緩(意思解釋)
- 舉止嫻雅(意思解釋)
- 韓信將兵,多多益善(意思解釋)
- 散言碎語(意思解釋)
- 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(意思解釋)
※ 兵不由將的意思解釋、兵不由將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| 成語 | 解釋 |
|---|---|
| 力所能及 | 及:達到。自己的力量能達到。 |
| 不辱使命 | 辱:辜負,玷辱。指不辜負別人的差使。 |
| 首身分離 | 首:頭。頭和身體分開了。指被砍頭。 |
| 一指蔽目,不見泰山 | 蔽:遮蓋;泰山:山名。一根手指擋住了眼睛,連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見。比喻為局部現象所迷惑,看不到全局或整體。 |
| 志滿意得 | 志向實現,心滿意足。 |
| 如臂使指 | 好像手臂指揮手指一樣。比喻指揮、調動得心應手。 |
| 喟然長嘆 | 喟然:嘆氣的樣子。因感慨而深深地嘆氣。 |
| 空費詞說 | 說的話別人不聽,等于白說。 |
| 沒里沒外 | 里外不分,指說話做事不分場合。 |
| 神采奕奕 | 形容精神飽滿;容光煥發。神采:人面部的神氣和光彩。奕奕:精神煥發的樣子。 |
| 巧上加巧 | 指一時湊巧或指人更加靈巧。 |
| 偶一為之 | 偶:偶爾;偶然;為:做;干;之:代詞;代某件事。偶爾做一回。 |
| 春冰虎尾 | 踩著老虎尾巴,走在春天將解凍的冰上。比喻處境非常危險。 |
| 粗服亂頭 | 粗服:粗布衣服;亂頭:蓬頭亂發。形容不講究修飾。 |
| 赴湯蹈火 | 赴:去;走向;湯:開水;蹈:踩。投入沸水;踏上烈火。比喻奮不顧身;不避艱險。 |
| 半夜三更 | 三更:舊時一夜分為五更;半夜子時為三更;即夜十一點至凌晨一點。 |
| 著手成春 | 著手:動手接觸。指詩歌格調自然清新。后比喻醫術高明。 |
| 理直氣壯 | 直:正確、合理、充分;氣壯:氣勢旺盛。理由正確、充分;說話的氣勢就很盛。 |
| 斷織勸學 | 原指東漢時樂羊子妻借切斷織機上的線,來諷喻丈夫不可中途廢學。后比喻勸勉學習。 |
| 唇槍舌劍 | 嘴唇像槍;舌頭像劍。形容能言善辯;言詞犀利;針鋒相對。也作“舌劍唇槍。” |
| 性命攸關 | 攸:所。形容事關重大,非常緊要 |
| 背鄉離井 | 指遠離家鄉,流落他方。 |
| 連車平斗 | 形容冗員很多。 |
| 識時務者為俊杰 | 意思是能認清時代潮流的,是聰明能干的人。認清時代潮流勢,才能成為出色的人物。 |
| 母夜叉 | 比喻兇悍的婦女。 |
| 過五關斬六將 | 比喻克服重重困難。這是《三國演義》中描寫關羽的故事。 |
| 牛星織女 | 即牛郎織女。 |
| 一如既往 | 指態度沒有變化;完全像從前一樣。一:完全;如:像;既往:從前。 |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