蚌鷸爭衡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蚌張開殼曬太陽,鷸去啄它,嘴被蚌殼夾住,兩方都不相讓。漁翁來后把兩個都捉住。比喻雙方爭執兩敗俱傷,便宜第三者。
出處蔡寅《變鴉樓三十年詩征序》:“蚌鷸爭衡,魚龍曼衍,離奇變幻之局,孰有甚于近三十年者。”
例子我們都明白蚌鷸爭衡誰都是受害者
基礎信息
拼音bàng yù zhēng héng
注音ㄅㄤˋ ㄩˋ ㄓㄥ ㄏㄥˊ
繁體蜯鷸爭衡
感情蚌鷸爭衡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指兩者相爭。
近義詞蚌鷸相持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筋疲力竭(意思解釋)
- 哀而不傷(意思解釋)
- 爭先恐后(意思解釋)
- 野沒遺賢(意思解釋)
- 詐奸不及(意思解釋)
- 主明臣直(意思解釋)
- 將寡兵微(意思解釋)
- 罪上加罪(意思解釋)
- 量能授官(意思解釋)
- 舉直錯枉(意思解釋)
- 心煩意亂(意思解釋)
- 賢母良妻(意思解釋)
- 一竅不通(意思解釋)
- 立竿見影(意思解釋)
- 平地一聲雷(意思解釋)
- 清風勁節(意思解釋)
- 故態復萌(意思解釋)
- 心小志大(意思解釋)
- 當頭棒喝(意思解釋)
- 諸如此類(意思解釋)
- 主人翁(意思解釋)
- 慢條斯理(意思解釋)
- 小巫見大巫(意思解釋)
- 一目十行(意思解釋)
- 牛星織女(意思解釋)
- 強人所難(意思解釋)
- 破釜沉舟(意思解釋)
- 阿嬌金屋(意思解釋)
※ 蚌鷸爭衡的意思解釋、蚌鷸爭衡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| 成語 | 解釋 |
|---|---|
| 明若觀火 | 象看火那樣清楚。形容看事物十分明晰。 |
| 取長補短 | 吸取別人的長處;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。 |
| 溝滿壕平 | 形容飽滿。 |
| 兄弟鬩于墻,外御其侮 | 鬩:爭吵;墻:門屏。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,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內部雖有分歧,但能團結起來對付外來的侵略。 |
| 惡衣惡食 | 惡:粗劣的。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。 |
| 當仁不讓 | 碰到應該做的好事就積極主動去做;不推托;不謙讓。當:面對著;仁:原指正義的事;現泛指應該做的好事。 |
| 皮之不存,毛將焉附 | 焉:哪兒;附:依附。皮都沒有了,毛往哪里依附呢?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礎,就不能存在。 |
| 外圓內方 | 形容外表隨和;內里剛直。圓:圓通;方:方正。 |
| 遺形藏志 | 超脫形骸,舍棄心性,進入忘我的精神境界。 |
| 掉以輕心 | 掉:原意為搖擺;現只表示一種動作;無實義;輕心:漫不經心。對事情采取輕率的漫不經心的態度;不認真當回事。 |
| 年少無知 | 年紀小,不懂事。 |
| 頭面人物 | 指在社會上有較大名聲或勢力的人(多含貶義)。 |
| 舉賢任能 | 舉:推薦,選拔。舉薦賢者,任用能人。 |
| 三長兩短 | 比喻意外的災禍或事故;現多指死亡。 |
| 壽元無量 | 壽元:壽命;無量:沒有限度。祝人長壽的頌辭。 |
| 神采奕奕 | 形容精神飽滿;容光煥發。神采:人面部的神氣和光彩。奕奕:精神煥發的樣子。 |
| 藏形匿影 | 藏、匿:隱藏。隱藏形跡,不露真相。 |
| 分路揚鑣 | 揚鑣:指驅馬前進。分路而行。比喻目標不同,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。 |
| 作壁上觀 | 壁:壁壘;營寨周圍的高墻。在壁壘上觀看別人交戰。比喻從旁觀望;置身事外。 |
| 孝子賢孫 |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孫。泛指有孝行的子孫。 |
| 進讒害賢 | 讒:讒言,說他人的壞話;賢:賢良,指好人。說壞話,陷害好人。 |
| 沖鋒陷陣 | 陷陣:攻破;深入敵陣。沖向敵人的防線;攻破敵人的陣地。形容作戰英勇。 |
| 羽旄之美 | 裝飾著羽毛的旗子飄動的狀觀景象。 |
| 室邇人遙 | 見“室邇人遠”。 |
| 通俗易懂 | 廣大人民群眾都能懂得。 |
| 古里古怪 | 怪異、奇特。 |
| 似是而非 | 是:對;正確;非:不對;錯誤。好像是對的;實際上不對。指表面上相似;實際上不一樣。 |
| 任憑風浪起,穩坐釣魚臺 | 比喻隨便遇到什么險惡的情況,都信心十足,毫不動搖。同“任憑風浪起,穩坐釣魚船”。 |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