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諸四海而皆準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處都適用。同“放之四海而皆準”。
出處《禮記 祭義》:“推而放諸東海而準,推而放諸西海而準,推而放諸南海而準,推而放諸北海而準。”
例子使人增長其幸福者,謂之善;使人減障其幸福者,謂之惡。此主義放諸四海而皆準,俟諸百世而不惑。梁啟超《樂利主義泰斗邊沁之學說 邊沁之倫理說》
基礎信息
拼音fàng zhū sì hǎi ér jiē zhǔn
注音ㄈㄤˋ ㄓㄨ ㄙˋ ㄏㄞˇ ㄦˊ ㄐ一ㄝ ㄓㄨㄣˇ
繁體放諸四海而皆準
感情放諸四海而皆準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指普遍性的真理。
近義詞放之四海而皆準
英語valid everywhere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早出晚歸(意思解釋)
- 橫眉冷對千夫指(意思解釋)
- 苦盡甘來(意思解釋)
- 鍥而不舍(意思解釋)
- 匡亂反正(意思解釋)
- 臭名遠揚(意思解釋)
- 活蹦亂跳(意思解釋)
- 汗牛充棟(意思解釋)
- 反老還童(意思解釋)
- 反治其身(意思解釋)
- 惹事生非(意思解釋)
- 不得而知(意思解釋)
- 歸十歸一(意思解釋)
- 永垂不朽(意思解釋)
- 囚首垢面(意思解釋)
- 休戚是同(意思解釋)
- 之子于歸(意思解釋)
- 韓信將兵,多多益善(意思解釋)
- 饑不擇食(意思解釋)
- 卑鄙齷齪(意思解釋)
- 從天而降(意思解釋)
- 性命攸關(意思解釋)
- 認賊作父(意思解釋)
- 了如指掌(意思解釋)
- 斗轉星移(意思解釋)
- 眾所瞻望(意思解釋)
- 義不容辭(意思解釋)
- 無聲無息(意思解釋)
※ 放諸四海而皆準的意思解釋、放諸四海而皆準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成語接龍(順接)
相關成語
| 成語 | 解釋 |
|---|---|
| 用智鋪謀 | 運用智力,設謀略。亦作“用計鋪謀”。 |
| 物盡其用 | 各種東西凡有可用之處,都要盡量利用。指充分利用資源,一點不浪費。 |
| 令人神往 | 令:使得;神往:心里向往憧憬。某種景象使人很向往、羨慕。 |
| 嚴刑峻法 | 峻:嚴酷。嚴厲的刑罰和嚴峻的法令。 |
| 舉重若輕 | 舉起重物就像舉起輕東西那么容易。比喻能輕松地勝任繁重的工作。 |
| 苦口之藥 | 苦口:口味苦。有療效的藥往往味苦難吃。比喻尖銳的批評,聽起來覺得不舒服,但對改正錯誤很有好處。 |
| 取而代之 | 奪取別人的地位、權利而代替他。 |
| 止于至善 | 達到最完善的境界。 |
| 巧上加巧 | 指一時湊巧或指人更加靈巧。 |
| 折臂三公 | 晉代的羊枯,曾墜馬折斷手臂,官至三公。指貴官墮馬。 |
| 酒后茶余 | 指隨意消遣的空閑時間。 |
| 春冰虎尾 | 踩著老虎尾巴,走在春天將解凍的冰上。比喻處境非常危險。 |
| 拔苗助長 | 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,急于求成,反而壞事。 |
| 赴湯蹈火 | 赴:去;走向;湯:開水;蹈:踩。投入沸水;踏上烈火。比喻奮不顧身;不避艱險。 |
| 十惡不赦 | 十惡:舊刑律中規定的十種重罪。指罪惡極大;不可饒恕。 |
| 生公說法 | 生公:晉末高僧竺道生,世稱生公。竺道生解說佛法,能使頑石點頭。比喻精通者親自來講解,必能透徹說理而使人感化。 |
| 半夜三更 | 三更:舊時一夜分為五更;半夜子時為三更;即夜十一點至凌晨一點。 |
| 匡謬正俗 | 糾正錯誤,矯正陋習。 |
| 雷霆萬鈞 | 雷霆:暴雷;霹靂;鈞:古代的重量單位;一鈞合15公斤。形容威力極大;不可阻擋。 |
| 凹凸不平 |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進的地方。 |
| 事與愿違 | 事實與愿望相反。指原來打算做的事沒能做到。 |
| 滿園春色 | 整個園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。比喻欣欣向榮的景象。 |
| 時不我待 | 時間不會等待我們。指要抓緊時間。 |
| 離奇古怪 | 十分奇特少見 |
| 無影無蹤 | 蹤:蹤跡。形容完全消失;不知去向。 |
| 草滿囹圄 | 監獄里長滿了草。比喻政治清明,犯罪的人極少。 |
| 今古奇觀 | 奇觀:奇異的景象。指古今奇怪而少見的事。 |
| 窮愁潦倒 | 窮愁:窮困愁傷。潦倒:頹喪,失意。形容貧寒困窘,愁苦失意的樣子。亦作“羈愁潦倒”、“潦倒窮愁”。 |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