賞功罰罪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獎賞有功的人,懲罰犯罪的人。
出處宋·司馬光《應詔論體要》:“王者之職,在于量材任人,賞功罰罪而已。”
例子清·褚人獲《隋唐演義》第50回:“與死者發喪,周給其家屬,賞功罰罪,以安眾心,畜養銳氣,再進兵戰許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shǎng gōng fá zuì
注音ㄕㄤˇ ㄍㄨㄥ ㄈㄚˊ ㄗㄨㄟˋ
繁體賞功罰辠
感情賞功罰罪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用于處事。
近義詞賞高罰下、賞勞罰罪
英語give rewards for good service and punishments for faults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分道揚鑣(意思解釋)
- 倒果為因(意思解釋)
- 喜笑顏開(意思解釋)
- 火樹銀花(意思解釋)
- 如履薄冰(意思解釋)
- 殺手锏(意思解釋)
- 筋疲力竭(意思解釋)
- 溝滿壕平(意思解釋)
- 二八佳人(意思解釋)
- 流離轉徙(意思解釋)
- 目不忍見(意思解釋)
- 進道若退(意思解釋)
- 風急浪高(意思解釋)
- 峨峨洋洋(意思解釋)
- 胡子拉碴(意思解釋)
- 風情月意(意思解釋)
- 刻不容緩(意思解釋)
- 羊質虎皮(意思解釋)
- 叫苦連天(意思解釋)
- 南征北戰,東蕩西殺(意思解釋)
- 屢試不爽(意思解釋)
- 不可告人(意思解釋)
- 敗德辱行(意思解釋)
- 出師不利(意思解釋)
- 無窮無盡(意思解釋)
- 驕傲自滿(意思解釋)
- 老牛舐犢(意思解釋)
- 以夷制夷(意思解釋)
※ 賞功罰罪的意思解釋、賞功罰罪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| 成語 | 解釋 |
|---|---|
| 澆風薄俗 | 指社會風氣輕浮庸俗。 |
| 苦中作樂 | 在困苦中勉強自尋歡樂。 |
| 用智鋪謀 | 運用智力,設謀略。亦作“用計鋪謀”。 |
| 不驕不躁 | 驕:驕傲;躁:急躁。不驕傲;不急躁。 |
| 齊頭并進 | 幾支隊伍并行前進。也指幾個事情同時展開。 |
| 形影相顧 | 形:形體;影:身影。孤身一人,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問。形容無依無靠,非常孤單。 |
| 己之所不安,勿施于人 | 施:加,給予。自己不愿意的,不要加給別人。 |
| 大惑不解 | 惑:疑惑迷亂;解:理解。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輩子。后指對某事或情況懷疑;想不通;不可理解。 |
| 如臂使指 | 好像手臂指揮手指一樣。比喻指揮、調動得心應手。 |
| 不三不四 | 不像這也不像那。即不像樣子;不倫不類。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樣子。 |
| 擦肩而過 | 擦:挨。挨著肩而溜走。指沒有抓住機會。 |
| 成竹在胸 | 成竹:現成完整的竹子。畫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。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義。 |
| 聊以自慰 | 聊:姑且;自慰:自我安慰。姑且用以作自我安慰。 |
| 歸馬放牛 | 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。比喻戰爭結束,不再用兵。 |
| 作亂犯上 | 犯:冒犯。違抗尊長或朝廷,為悖逆或叛亂的行為。 |
| 婆婆媽媽 | 形容人動作瑣細,言語羅唆。也形容人感情脆弱。 |
| 共商國是 | 國是:國事;國家的大政方針。共同商量國家的政策和方針。 |
| 令人作嘔 | 嘔:想吐;惡心。形容使人厭惡。 |
| 一條龍 | 比喻事物首尾相連,排成一條連續不斷的線。也比喻生產程序或工作環節上的相關聯的連續。 |
| 升官發財 | 謂提升了官職,同時就能獲得更多的物質財富。 |
| 男大當婚 | 指男子成年后要娶親成家。 |
| 不合時宜 | 時宜:當時的需要或時尚。不符合當時的形勢或社會潮流。 |
| 離本趣末 | 趣:通“趨”,趨向。丟掉根本,追逐末節 |
| 似曾相識 | 好象曾經見過。形容見過的事物再度出現。 |
| 沉魚落雁 | 沉:使下沉;落:使落下。原指女子貌美;使游魚下沉;使飛雁降落;不敢與之比美。后來形容女子容貌美麗動人。 |
| 土生土長 | 當地生長的。 |
| 息息相關 | 息:呼吸。呼吸也相互關連。形容非常密切。 |
| 拆東墻補西墻 | 拆倒東邊的墻,以修補西邊的墻。比喻臨時勉強應付。亦比喻臨時救急,不是根本辦法。 |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