蹺足抗首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踮起腳跟,仰起頭。形容熱切期望的樣子。
出處西漢·揚雄《長楊賦》:“自上仁所不化,茂德所不綏,莫不蹺足抗首,請獻厥珍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qiāo zú kàng shǒu
注音ㄑ一ㄠ ㄗㄨˊ ㄎㄤˋ ㄕㄡˇ
繁體蹺足抗首
感情蹺足抗首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狀語;用于期望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干凈利落(意思解釋)
- 倒背如流(意思解釋)
- 甕中之鱉(意思解釋)
- 勢力之交(意思解釋)
- 直截了當(意思解釋)
- 寧為雞口,不為牛后(意思解釋)
- 止沸益薪(意思解釋)
- 列風淫雨(意思解釋)
- 算盡錙銖(意思解釋)
- 鋪天蓋地(意思解釋)
- 指天誓日(意思解釋)
- 自命不凡(意思解釋)
- 今是昨非(意思解釋)
- 飽食暖衣(意思解釋)
- 刀耕火種(意思解釋)
- 款學寡聞(意思解釋)
- 動魄驚心(意思解釋)
- 理直氣壯(意思解釋)
- 扭直作曲(意思解釋)
- 地大物博(意思解釋)
- 空話連篇(意思解釋)
- 散帶衡門(意思解釋)
- 立竿見影(意思解釋)
- 公子哥兒(意思解釋)
- 盡誠竭節(意思解釋)
- 超然物外(意思解釋)
- 快人快語(意思解釋)
- 認賊作父(意思解釋)
※ 蹺足抗首的意思解釋、蹺足抗首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| 成語 | 解釋 |
|---|---|
| 疾如旋踵 | 旋踵:轉動腳跟。快得就像轉動一下腳跟。形容變化很快。 |
| 邇安遠至 | 邇:近處。指近處的人安樂,遠處的人來歸附。形容政治清明。 |
| 不過爾爾 | 爾爾:如此如此。不過如此而已。 |
| 見風是雨 | 比喻只看到一點跡象,就輕率地信以為真 |
| 合浦珠還 | 合浦:漢代郡名,在今廣西合浦縣東北。比喻東西失而復得或人去而復回。 |
| 羅掘一空 | 羅:用網捕鳥;掘:指挖掘老鼠洞找糧食。用盡一切辦法,搜括財物殫盡。 |
| 七搭八扯 | 同“七搭八搭”。 |
| 刑期無刑 | 刑罰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,從而達到不用開的目的。 |
| 說一不二 | 指說話算數;說了就不更改。 |
| 投石問路 | 原指夜間潛入某處前,先投以石子,看看有無反應,借以探測情況。后用以比喻進行試探。 |
| 仁義道德 | 泛指舊時鼓吹的道德規范。 |
| 三長兩短 | 比喻意外的災禍或事故;現多指死亡。 |
| 沒里沒外 | 里外不分,指說話做事不分場合。 |
| 貧賤不能移 | 不會因生活貧困,地位卑微而改變自己的志向。 |
| 同心合力 | 團結一致,共同努力。 |
| 化鴟為鳳 | 比喻能以德化民,變惡為善。鴟,貓頭鷹,古人以為兇鳥。語本《后漢書·循吏傳·仇覽》:“時考城令河內王渙,政尚嚴猛,聞覽以德化人,署為主簿。謂覽曰:‘主簿聞陳元之過,不罪而化之,得少鷹鹯之志邪?’覽曰:‘以為鷹鹯不若鸞鳳。’” |
| 公才公望 | 才:才識;望:名望。才識名望可稱公輔的地位。 |
| 時不我待 | 時間不會等待我們。指要抓緊時間。 |
| 橫七豎八 | 有的橫著;有的豎著。形容雜亂無章;沒有條理。 |
| 穩如泰山 | 穩:穩固。穩固得像泰山一樣。形容極其穩固;不可動搖。 |
| 以直報怨,以德報德 | 用公道來回報怨恨,用恩德來回報恩德。 |
| 呼風喚雨 |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廣大;可以呼喚風雨。現多比喻人民群眾具有改造、支配自然的力量。有時也用以形容壞人的煽動。 |
| 離本趣末 | 趣:通“趨”,趨向。丟掉根本,追逐末節 |
| 鷸蚌相爭 | “鷸蚌相爭,漁翁得利”的省語。比喻雙方相持不下,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。 |
| 駕輕就熟 | 駕:趕馬車;輕:指輕便的車;就:到;熟:熟悉的道路。駕著輕便的車走熟悉的路。比喻辦熟悉的事很容易。 |
| 山陰道上,應接不暇 | 山陰道:在會稽城西南郊外,那里風景優美。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,看不勝看。后用下句比喻來往的人多,應接不過來。 |
| 竹籃打水一場空 | 比喻費了力沒有效果。 |
| 薪盡火滅 | 薪:柴火。柴草完了,火也就滅了。比喻死亡。 |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