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罪俱罰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罰:處罰。前后兩樁罪過一并處罰。
出處元 無名氏《飛刀對箭》第二折:“贏了將功折過,輸了二罪俱罰。”
例子明 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八回:“你既上界違法,今又不改兇心,傷生造孽,卻不是二罪俱罰?”
基礎信息
拼音èr zuì jù fá
注音ㄦˋ ㄗㄨㄟˋ ㄐㄨˋ ㄈㄚˊ
繁體二辠俱罰
感情二罪俱罰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;用于處事。
近義詞二罪并罰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國中之國(意思解釋)
- 默不做聲(意思解釋)
- 滿腹經綸(意思解釋)
- 堂堂一表(意思解釋)
- 難以置信(意思解釋)
- 有去無回(意思解釋)
- 名重一時(意思解釋)
- 頭面人物(意思解釋)
- 廢書而嘆(意思解釋)
- 危急關頭(意思解釋)
- 永垂不朽(意思解釋)
- 室徒四壁(意思解釋)
- 水中撈月(意思解釋)
- 戶告人曉(意思解釋)
- 三三兩兩(意思解釋)
- 大腹便便(意思解釋)
- 面有難色(意思解釋)
- 之子于歸(意思解釋)
- 共為唇齒(意思解釋)
- 聰明反被聰明誤(意思解釋)
- 短壽促命(意思解釋)
- 偶語棄市(意思解釋)
- 斗轉星移(意思解釋)
- 寥寥無幾(意思解釋)
- 河山之德(意思解釋)
- 他山之石(意思解釋)
- 遙遙無期(意思解釋)
- 懲惡勸善(意思解釋)
※ 二罪俱罰的意思解釋、二罪俱罰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| 成語 | 解釋 |
|---|---|
| 音信杳無 | 沒有一點消息。 |
| 盡信書不如無書 | 泛指讀書不要拘泥于書上或迷信書本。 |
| 物腐蟲生 | 東西腐爛了才會生蟲。比喻禍患的發生,總有內部的原因。也比喻本身有了弱點,別人才能乘機打擊。 |
| 惜指失掌 | 惜:吝惜。因舍不得一個指頭而失掉一個手掌。比喻因小失大。 |
| 辭簡意足 | 簡:簡要;足:充實,完備。文詞簡要而內容充實。 |
| 平淡無奇 | 奇:特殊。平平淡淡;沒有什么顯著的、出色的地方。 |
| 流離轉徙 | 輾轉遷移,無處安身。 |
| 大失所望 | 原來的希望完全落空。形容非常失望。 |
| 雄心壯志 | 偉大的理想;宏偉的志愿。 |
| 民不畏死 | 畏:懼怕。人民不怕死。形容不怕死的氣慨。 |
| 絆腳石 | 絆腳的石頭,比喻阻礙前進的東西。 |
| 發號施令 | 發、施:發布;下達;號:號令、命令。發布命令;下達指示;進行指揮。 |
| 不治之癥 | 治不好的病、絕癥。也比喻無法挽救的禍患或無法改正的弊端、錯誤。 |
| 異途同歸 | 途:道路;歸:歸宿;目的。不同的道路;走向共同的歸宿。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、途徑;得到相同的效果;達到相同的目的。 |
| 惡醉強酒 | 強:硬要。怕醉卻又猛喝酒。比喻明知故犯。 |
| 結纓伏劍 | 結纓:系上帽帶;伏劍:拔劍自刎。比喻為維護正義而獻身。 |
| 舉直錯枉 | 舉:選拔。直:正直,指正直之人。錯:通“措”,廢棄,放棄。枉:彎曲,比喻邪惡之人。起用正直賢良,罷黜奸邪佞人。亦作“舉直厝枉”、“舉直措枉”。 |
| 錯落有致 | 致:別致;有情趣;錯落:參差交錯;致:情趣。形容事物的布局雖然參差不齊;但卻極有情趣;使人看了有好感。 |
| 珠還合浦 | 合浦:漢代郡名,在今廣西合浦縣東北。比喻東西失而復得或人去而復回。 |
| 坐觀垂釣者,徒有羨魚情 | 徒:空;羨:羨慕。坐著看那些釣魚的人,空自有羨慕魚兒的心情。指空想旁觀不如實干。 |
| 天下第一 | 形容沒有人能比得上。 |
| 法不阿貴 | 法:法律。阿:偏袒;討好。指法律不偏袒有權勢富貴的人。意思是秉公執法;不畏權貴。 |
| 凡夫俗子 | 泛指平庸的人。 |
| 短壽促命 | 短命早死,要命。 |
| 足衣足食 | 衣食豐足。指生活富裕。 |
| 生知安行 | 生來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,從容安然地實現天下的大道。 |
| 充耳不聞 | 充:塞住;聞:聽。塞住耳朵不聽。形容不聽別人的意見或勸告。 |
| 樂以忘憂 | 由于快樂而忘記了憂愁。 |
